大家好,宋朝 黄河改道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北宋黄河改道的真实原因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宋朝 黄河改道和北宋黄河改道的真实原因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黄河改道的祸首就是黄河水里过量的泥沙。
综上,黄河改道的直接原因是下游河道淤浅,本质原因是中游泥沙太多,这是黄河改道的自然基理
黄河改道自然有其内在的自然因素,但黄河改道越来越频繁,尤其是近千年来逐渐不可收拾,和人类活动脱不开关系。
既然黄河改道的本质是中游的泥沙和下游的淤浅,那么所谓人为因素,自然是加速了这两者的变动。
〖One〗、黄河洪峰冲垮大堤,人工无能力恢复时,黄河按照新的方向自己寻找出海口。
〖Two〗、人为因素,大都是因为战争需要而扒开或炸开黄河大堤造成黄河改道。
〖Three〗、黄河下游河床长期升高,大堤达到一定的承受极限后,崩塌造成黄河改道。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氾滥威胁,而因氾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阳、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历史上黄河下游决溢改道的主要时期为:『1』公元前132——公元11年『2』268——300年『3』478——575年(4)692——838年『5』926——1028年(6)1040——1121年『7』1166——1194年(8)1285——1366年『9』1383——1462年(10)1552——1637年『11』1650——1709年(12)1721——1761年『13』1780——1820年(14)1841——1855年『15』1871——1938年在谈到河南的黄河水患现状时,中科院地理与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地理专家王守春介绍说,黄河这2000多年当中,改道一共1590多次,三年两决口,三年当中,就有黄河两次闹灾、泛滥。历史上,黄河,它的决堤、泛滥,1590次,其中多半都是在河南境内。到了北宋末年,在河南北部出现决口,使黄河由北流改为南流。自此之后,河南省频繁受到黄河灾害的影响
OK,关于宋朝 黄河改道和北宋黄河改道的真实原因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