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臣有名

本站原创 2024-10-24 16:24:23 -
宋朝大臣有名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宋朝大臣有名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宋朝大臣有名以及宋朝八大朝臣都有哪些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宋代和秦桧同时代的大臣
  2. 古代负责监督的大臣
  3. 宋朝八大朝臣都有哪些

[One]、宋代和秦桧同时代的大臣

〖One〗、秦桧生于公元1090年,在公元1115年徽宗当政时,秦桧中进士及第,任太学学正。曾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他曾随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俘至金国,后来被高宗赵构封为宰相,深得高宗宠信,是南宋典型的主和派,因陷害忠臣岳飞受世人唾弃!

〖Two〗、与秦桧同时代的大臣有李纲、张邦昌、万俟卨,武将有宗泽、岳飞、韩世忠、刘锜等。

[Two]、古代负责监督的大臣

〖One〗、战国时期,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官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

〖Two〗、秦代开始形成制度,之后便成为历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Three〗、汉承秦制,但较秦制更严密。在西汉,中央仍设御史大夫作为长官,御史中丞为副,兼掌皇帝机要秘书和中央监察之职。在地方上,西汉初年废监御史,由丞相随时委派“丞相史”,分刺诸州。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叫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1人,为专职监察官,以“六条问事”,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丞相府设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朝官如谏大夫加官给事中,皆有监察劾举之权。郡一级有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县乡。

〖Four〗、这一时期基本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状态。各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不一,但体制与汉代相同,亦有部分变化。由于监察长官权势日此外,御史“闻风奏事”的制度也在这个时期形成。

〖Five〗、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唐代发展了隋代的监察制度,使监察机构更趋完备。

〖Six〗、宋代监察机构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而加强。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如设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有权随时向皇帝报奏,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此外,路一级的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等,也负有监察州县的责任。

〖Seven〗、元代中央设御史台,御史大夫秩高从一品,“非国姓(蒙古贵族)不以授”(《元史·太平传》)。还在江南和陕西特设行御史台,其组织与中央御史台相同,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关。这是元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发展。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

〖Eight〗、明代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备。中央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13道监察御史,共110人,负责具体监察工作。

〖Nine〗、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和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专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的控制。礼、户、吏、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1人,左右都给事中各1人,给事中若干人。

〖Ten〗、清代监察机构沿袭明代,又有所发展。在中央,仍设都察院。早在入关之前,皇太极即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弊,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各级官吏均置于都察院监督之下。清代都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他与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寺卿等重要官员共同参与朝廷大议。

1〖One〗、清代,一方面允许监察官风闻言事,直言不讳;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监察官权力过大,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到宣统年间,新内阁成立,都察院被撤销。

1〖Two〗、作用与特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清□除害,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它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同时,由于封建政权和封建官吏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监官本身因贪赃枉法而获罪者也不乏其人。

[Three]、宋朝八大朝臣都有哪些

宋朝八大朝臣比较有名的有: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吕端,铁面无私的包拯,四朝元老文彦博,一代改革家,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反对变法维持守旧的司马光,澶渊之盟促成者寇准,眼光独特,一句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的章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臣范仲淹。

宋朝大臣有名和宋朝八大朝臣都有哪些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 上一篇: 宋朝大臣气节
  • 下一篇: 宋朝大臣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