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宋朝的经验分析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北宋研究前朝治乱兴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宋代,经济与文化教育较唐代更为繁荣,而北宋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金、元之际的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中就有佳句:
北宋疆域辽阔,幅员广大。但是北宋建立后,黄河水患却日益加重。1060年,黄河自大名决河东流,自沧州境入海,当时黄河被称为“东流”。
在北宋统治的160多年中,黄河先后7次决溢后改道、改流和分流,受灾地区广,原有堤防基本上已经失去抗洪能力。河患加重,不仅对沿岸农田威胁很大,而且对汴河航运、京师的安全有重大影响。
北宋朝廷倾注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治理黄河,建筑河防工程,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和科技水平所限,治理黄河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但是,人们在探索治河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对后来的元、明、清代对河流的治理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宋代,朝廷专门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事宜。沿河地方官员也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宋代的堤防技术是利用大河两边的堤岸,使其起到限定河水泛滥的作用。宋代时就有正堤、遥堤、缕堤、月堤、横堤、直堤、鉴堤等,种类很多,其规模、形状及作用略有不同。
大河两岸的正堤,一般称“堤”,遥堤则为正堤以外的最外一重堤,主要作用是在大河汛期将河水限定于遥堤以内的地方行流,尽量把泛滥的地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081年,遥堤之间很宽阔,有时要迁出一些县、镇。缕堤是介于正堤和遥堤之间的第二重堤,有“预备堤”的作用。
若正堤决口,可加强缕堤临时抵挡水势。黄河堤防虽不像汴渠堤防那样严格,但一些重要城镇附近和主要险段注重堤防质量,有的地方甚至建成石堤。
在《河防通议》中,就详细记载了修砌石岸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严密,对石堤基础要求较为严格,有的土质堤岸由于常年维修,规模相当庞大、坚固。
如1080年郓州所筑的遥堤长10千米,下阔20余米,高3米。若以顶宽3米算,则边坡比达1∶2.5,堤身断面尺寸是比较科学的。另外,北宋还年年发动黄河两岸附近居民种植榆柳,有效地加固了堤防。
北宋河防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就是埽工技术,宋代不仅用埽堵口,而且还用埽筑堤、护岸。埽是把树枝、石头等,用绳子捆紧做成的圆柱形东西,用来保护堤岸防水冲刷。
由于埽的重要作用,埽工技术日臻完善。在《河防通议》中,详细地记载了埽工的制作:在密布的绳索上铺一层榆木柳条之类,再在其上铺上碎石,并用粗大的竹索横贯其中,卷而束之使它形成圆柱形的整体。卷埽时要用数百人扛大木卷起,每卷一层,都在上面架上大木梯,众人站立在梯上压紧。每个大埽一般长约33米,直径约为3.3米至13.3米。
北宋每年制埽都很多,它们一部分储备堵口应急,一部分用作修理,一部分用作护岸。护岸技术有束埽护岸、木龙护岸、石板护岸、锯牙护岸等。束埽护岸并不经久耐用,但因其简单、有效,直到后世仍被沿用。
1021年,北宋大臣陈尧佐曾采用木龙护岸。南宋知府李若虚曾用石板护岸的方法,做本州附近河堤护岸。李若虚制石板为岸,押以巨木,后虽然暴水,但是不易坏。
另外,北宋时期,人们还经常采用锯牙护岸,就是在河堤内修筑一系列锯齿状的短土堤、石堤或木堤,以挑开暴流,防止齿蚀堤岸,这就是堵口技术。堵口技术,堵口的难点在于合龙。通常堵塞决口要合口时,中间下一个埽,称为“合龙”。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录河工高超的堵口技术。1048年,黄河在商胡决口,久堵不成。高超建议把埽分成3节,每节10余米,两节之间用绳索或缆索连起来。先下第一节等它到水底之后,再压第二节,最后压第三节。
他指出,即使第一节没堵住水,但水势必减半。到压第二埽时,只用一半的力,即便水流还没断,不过是小漏。而压到第三埽时,就平地施工,可以充分使用人力。而等到第三节都处置好了,前两节自然被浊泥淤塞,不用多费人力。
合龙时,除了经常采用大埽堵口外,北宋还于1078年创造了一种“横埽法”堵口,后来作为常法推广。横埽法,要比直埽法好得多,成功率提高,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人们在堵口时,有时还在上游先行分水,减少下游水差,减轻合龙难度。此外,人们也经常采用开凿新河分水的办法来减轻河患,开河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
《河防通议》中“开河”一节,对此有详细的论述。首先要观察上游的地形和水势,并测量河床高程的变化。还要选取在枯水季节施工,冬季备料,春季施工,洪水到来之前完成新河开挖任务。新开引河口应留一临时隔堰,使水流顺势而下,保证一定的流速,以防新河淤积。
开河应因势利导。若河势成“丁”字形,水流正撞堤岸,剪滩截嘴,疏浅开挑,费工不便,但可解一时之急。如地形适宜取直开挑,须先固定口门,分水势以解堤岸之急。
如果要将主流引入新河,就应该在河的对岸抛树枝石块影响水势,然后用树石加固河口,损而复备,直到坚固不摧。这样,新河可成,旧河即淤。
古代开河技术的总结,远没有上升到定量的程度,但总体上是适合治河原则的。另外,在宋代还出现了疏浚泥沙的疏浚机械。
在《宋史·河渠志》中曾记载,1073年,有人发明了“铁龙爪扬泥车法”,当时所用疏浚的瓜形铁器可谓是近代疏河船的先驱
〖One〗、北宋王朝和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的情况很相似。昔日汉高帝刘邦所开创的西汉帝国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其政治环境却并不安稳,当时内有诸侯蠢蠢欲动,外有匈奴屡屡入侵。但其统治者却始终奉行“黄老之道”,奉行无为而治的治世理念,不断地减轻刑罚,注重勤俭,稳定社会经济,尤其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更是休养生息、积蓄国力的代表性人物,“文景之治”也逐渐成为太平盛世的代名词。
〖Two〗、北宋王朝建立之初也是尚未实现大一统,当时虽然灭亡了南唐、后蜀等南方小国,但燕云十六州却仍属辽朝势力范围,因此北伐一度是北宋王朝的主流统治理念。但随着宋太宗屡次北伐却相继失败,再加之宋辽双方的势力确实旗鼓相当,所以北宋王朝的统一计划也不得不暂时搁浅,并将统治重心逐渐转向内部。
〖Three〗、宋太宗北伐失败,不得不将统治重心逐渐转向内政!
〖Four〗、内政的侧重点在维稳,统一无望的北宋王朝要想稳住赵氏江山,就必须恢复自身实力。那么该如何恢复王朝实力呢?北宋朝臣注意到,汉文帝、汉景帝前承汉高祖、吕后之基业,经过长时期的体养生息,为汉武帝霸业的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文景时期是典型的维稳阶段,其指导思想“黄老之道”也是典型的维稳思想。
〖Five〗、北宋君臣敏锐地嗅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故事对王朝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当北伐失利,宋太宗逐渐将统治重心转向内政后,“黄老之道”、“休养生息”也逐渐成为核心治世理念,而奉行“黄老之道”的大臣吕端也在此时颇受重用,后来更成为托孤大臣。很显然,宋太宗就是要奉行黄老思想的吕端继续贯彻“黄老之道”,继续稳定政局。
〖Six〗、宋太宗晚年以吕端为托孤大臣,就是想让奉行黄老思想的吕端继续贯彻“黄老之道”!
〖Seven〗、此后的北宋君臣谨遵祖宗之法,适时调整统治策略,严守内政。从这点来说,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黄老思想为北宋王朝统治策略的调整提供了实际借鉴经验。
〖Eight〗、例如汉文帝、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恢复社会经济的故事也深刻影响了宋人;汉文帝劝课农事、重视水利,恢复社会生产之事,不仅仅只是援引案例,而是被宋人视作典范,逐渐落实到农业生产中;宋人生活质量相对较高,与北宋君臣以文景之治为效仿楷模有重大关系。
〖Nine〗、北宋王朝并未实现大一统,外部强敌环伺!
〖Ten〗、[One]、以汉文帝早立太子故事来劝告皇帝尽早确立皇储
1〖One〗、皇储关乎王朝未来,如果皇储未定,则朝堂势必党派林立,彼此倾轧。北宋时期多位皇储的确立过程就久经波折。
1〖Two〗、诸如北宋仁宗身体欠佳又子嗣较少,群臣就建议仁宗应该及时选取贤德之人立为皇储。欧阳修就曾援引汉文帝故事道:“昔汉文帝初即位,以群臣之言,即立太子,而享国长久,为汉太宗。唐明宗恶人言储嗣事,不肯早定,致秦王之乱,宗社遂覆。”
1〖Three〗、汉文帝早立太子,所以皇位传承很顺利,为国柞长久奠定了基础,而后世的唐明宗不愿意早立皇储,所以才爆发了秦王之乱,进而导致国破家亡。此两相之强烈对比,很显然,欧阳修希望宋仁宗能以史为鉴,以朝廷为重,早立皇嗣。
1〖Four〗、热播剧《清平乐》中的宋仁宗剧照!
1〖Five〗、无独有偶,后来的宋英宗身体不适时,敢于直言进谏的刘庠也援引汉文帝故事,建议道:“太子,天下本。汉文帝于初元即为无穷计。颖王长且贤,宜亟立,使日侍禁中,阅四方章奏。”
1〖Six〗、刘庠此时再次以汉文帝早立太子而朝政安稳的事迹来劝谏宋英宗,而宋英宗亦深知自己的建康状况,所以最终接受了群臣建议,及时确立了皇位继承人,确保权力交接的顺利进行。
1〖Seven〗、大臣刘庠援引汉文帝故事,劝谏宋英宗要早立太子!
1〖Eight〗、再例如南宋光宗时,宰相留正曾上奏道:“太子,天下本。传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汉文帝即位,即建太子。本朝皇子居冢嫡,有未出閤而正储位者。皇子嘉王既居冢嫡,出閤已久,宜早正储位,以定天下本。”
1〖Nine〗、宰相留正从国家基业、宗庙社稷、嫡长子等角度,援引汉文帝早立皇储的事迹,并极力阐述早立皇储的重要性。可见,在早立皇储问题上,汉文帝故事已经成为宋臣劝谏的重要依据。
20、宰相留正也曾以汉文帝故事劝谏宋光宗尽早册立太子以安定朝局!
2〖One〗、[Two]、以文景故事来劝谏皇帝注重对朝廷官员的任免问题
2〖Two〗、人才为国之本,古人云:“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太平治世侧重于内政的自我修护。昔日宋英宗尚且只是王爷时,王广渊便受其喜欢,宋英宗即位后,便提拔其入集贤院任职。
2〖Three〗、但是,司马光却认为王广渊善于逢迎,品行有失,建议对其罢黜。史载司马光进谏曰:“汉卫绾不从太子饮,故景帝待之厚。周张美私以公钱给世宗,故世宗薄之。广渊交结奔竞,世无与比,当仁宗之世,私自托于陛下,岂忠臣哉?”
2〖Four〗、在这里,司马光援引西汉时期卫绾不与太子对饮,而汉景帝也因此赏识卫绾的故事来劝谏宋英宗不可重用王广渊,此举便是太平时期官员选拔标准的细化案例。这是因为太平时期,治国安邦的重点是稳中求进,维护王朝长远发展,因此应该主要看重官员的参政能力和个人品德修养。
2〖Five〗、司马光曾以汉景帝时期卫绾不与太子对饮的故事来劝谏宋英宗应该罢黜王广渊!
2〖Six〗、相比之下,乱世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大。两宋之交政局动荡,大臣李纲虽有报国之心,却屡被谗言所扰。他曾借汉文帝与季布事坦言上书道:“昔汉文帝闻季布贤,召之,既而罢归,布曰:‘陛下以一人之誉召臣,一人之毁去臣,臣恐天下有以窥陛下之浅深。’顾臣区区进退,何足少多。然数年之间,亟奋亟阙,上累陛下知人任使之明,实有系于国体。”
2〖Seven〗、在这里,李纲援引汉文帝与季布的故事,指出即便圣明如汉文帝,也难免会因疑虑而与贤人失之交臂。这无疑是在从反面劝谏当朝君主宋高宗应该知人善任,重用良才。汉文帝尚且如此,更何况两宋之交风云变幻的局势呢,李纲宦海沉浮多年,对此深为了解,虽有一番报国之心,奈何君王无意。
2〖Eight〗、大臣李纲曾以汉文帝和季布故事来劝谏宋高宗应该知人善任,重用人才!
2〖Nine〗、与此相反,南宋孝宗却是难遇良才。南宋孝宗常常将自身处境喻为艰难的创业期,并时时表达锐意进取之意,而大臣王十朋每次觐见宋孝宗时,也常常奏陈恢复大计。隆兴北伐之时,王十朋就曾上奏道:“天子之孝莫大于光祖宗、安社稷,因前王盈成而守者,周成康、汉文景是也。”
30、在这里,王十朋欲借周成王、汉文帝、汉景帝发扬祖业的事迹,来向宋孝宗传达开拓进取、克勤克俭、固守祖业的思想。借前代故事,言当代之事,汉文帝、汉景帝事迹充分应用到孝道盛行的宋朝,宋人更希望文景故事能真正深入帝王心,付诸实用。
3〖One〗、王十朋曾高中状元,当年曾以文景时期励精图治,发扬祖业的事迹来勉励宋孝宗!
3〖Two〗、[Three]、以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故事来劝谏皇帝既要约束宗室,也要团结宗室
3〖Three〗、北宋王朝以兵变夺取政权,而后又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统治理念,所以北宋王朝借鉴前朝治乱兴衰经验最为充足,常常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患于未然。所谓“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就是其防范理念。
3〖Four〗、但尽管如此,北宋神宗时期却依然发生了赵世居谋反案。赵世居为宋太祖之后裔,赵宋皇族宗室成员。昔日宋神宗时前余姚县主簿李逢被人告发谋反,经调查其与宗室赵世居交往甚密,且皆有谋反倾向。最后赵世居被逼自杀,其家属虽免死罪,但皆从皇室中除名。
3〖Five〗、宋神宗时期曾发生了赵世居谋反案,最终赵世居自杀,其家属被剥夺皇籍!
3〖Six〗、汉景帝时期,同为刘姓宗室的“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平定叛乱后,下令将叛乱七国的宗室名册皆焚毁消除。但待至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却下令选定七国后人继任诸侯王爵位,以此来延续宗室血脉,后世史学家常常以汉武帝此举为仁义之举。史载“至武帝元光二年,复七国宗室前绝属者,历代以为汉武之美。”
3〖Seven〗、北宋大臣王岩叟将赵世居案与七国之乱作对比,将宋哲宗与汉武帝作对比,强调若无七国之乱,汉武帝的仁义之名便不能与哲宗相提并论。这其实是从侧面进谏,希望宋哲宗能够宽待与赵世居案相关联的人员。
3〖Eight〗、大臣王岩叟以汉武帝恢复七国宗室子弟身份的事迹来劝谏宋哲宗应该宽待赵世居的家人!
3〖Nine〗、赵世居案件本就扑朔迷离,冤枉的可能性极大,杀一儆百已起到震慑作用,不必再对相关宗室人员赶尽杀绝。王岩叟此举是为保全赵姓宗室、维护家国同构统治秩序而进谏,由此可见宋人对待朝政的现实功用态度。
40、事实上,纵观史料,皇族宗室斗争屡见不鲜,傲视诸国的王朝背后满是血腥残酷,唐宋王朝也不例外,在遇到重大宗室谋反案件时,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漏掉一人的做法如出一辙。待时局稳定,又会便宜从事,一方面意在维护宗室团结,另一方面也有为当朝统治者树立仁义形象的目的。
4〖One〗、自古以来,封建王朝内部的宗室斗争屡见不鲜,皇帝对宗室的态度是又爱又恨!
4〖Two〗、[Four]、以文景故事来讨论是否应该恢复肉刑
4〖Three〗、汉文帝、汉景帝的重要功绩之一是减轻刑罚,“文景之治”的赞誉很大程度上也是来源于此。只不过,如此深入人心的德政却在宋朝出现了争议。
4〖Four〗、自北宋王朝建立以后,关于恢复肉刑的争议就一直持续,待至宋神宗时期更加白热化。主张恢复肉刑的官员认为汉文帝当年废除肉刑,主要是考虑德政为先,保存民力,但如今普通刑罚早已不适应现实需求,刑罚松懈导致犯罪成本变低,经济发展使人口流动加快,普通刑罚渐失惩治之效。
4〖Five〗、汉文帝废除了肉刑,但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却多有恢复肉刑的提议!
4〖Six〗、事实上,如果往前追溯的话,其实自东汉时期开始,恢复肉刑的声音就一直存在。但从人性及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废除肉刑确实是仁政的重要表现,这与儒家思想十分契合。历朝历代也在极力营造善行德政、爱护民力的形象。宋神宗倾向变法,变法派则主张恢复肉刑。因此,保守派常常从人性上极力攻击“刻人肌肤,深害仁政,汉文帝所不忍,陛下忍之乎?”
4〖Seven〗、时人将汉文帝废除肉刑的仁政与眼前恢复肉刑的讨论做对比,质疑统治者执政的人道主义。宋神宗虽力主变革,但在此事上,还是慎之又慎,最后恢复肉刑之议也不了了之。
4〖Eight〗、宋神宗虽然比较支持改革派,但对于改革派所提出的恢复肉刑的提议,却最终不了了之!
4〖Nine〗、宋人对于汉文帝、汉景帝,并不是无条件地一味赞扬,而是针对具体事宜不断讨论。大臣王安国刚回京述职时,宋神宗因其为王安石之弟,便主动召见他,问其如何评价汉文帝。王安国回答说“三代以后未有也”。这将汉文帝提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宋神宗却说“但恨其才不能立法更制尔”。即送神宗认为汉文帝缺乏改革进取的勇气,这种认识与神宗时期所处的大环境—王安石变法有关。
50、但是,王安国却冒着触怒皇帝的危险回答道:“文帝自代来,入未央宫,定变故俄顷呼吸间,恐无才者不能。至用贾谊言,待群臣有节,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即王安国以文帝继位后稳定政局、礼待大臣、教化百姓、减轻刑罚等功绩坚持认为汉文帝的才能实属一等。
5〖One〗、宋神宗特意接见王安国,但王安国却与宋神宗颇有意见不和之处!
5〖Two〗、[Five]、以文景故事来劝告皇帝御敌必先安内
5〖Three〗、虽然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为宋臣君臣的核心目标,但在北伐失利后,宋廷也不得不暂时放弃收复计划,并将统治重心放在内政上,这使得北宋王朝逐渐形成崇文抑武理念,奉行内修政理、外患渐弥的方针。而整个宋朝虽然对外战事频繁,但却能维持相对稳定,这与宋人的现实功用态度有莫大联系。
5〖Four〗、西汉王朝当年也曾面临北部强敌的威胁,大臣王禹偁(称)就曾进言道:“然而文、景之世,军臣单于最为强盛,肆行侵掠,候骑至雍,火照甘泉;哀、平之时,呼韩邪单于每岁来朝,委质称臣,边烽罢警。”
5〖Five〗、王禹偁以文景时期匈奴肆虐,而哀平时期匈奴称臣的对比,进而提出自己的御敌理念,即“且汉文当军臣强盛之时,而外能任人,内能修德,使不为深患者,是由乎德也。”也就是说,王禹偁希望陛下能够外任其人,内修其德。外患不足忧,只有强大自身,实行德政,才会抓住机遇对抗外敌。这种思想对宋代御边之策影响深远。
5〖Six〗、王禹偁以文景时期和哀平时期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御敌思想,即先强大自身,再图外敌!
5〖Seven〗、西汉王朝当年面对不同的外部威胁时,曾分别采取针对性策略。大臣朱台符说:“夫汉文帝,天子之尊也,尉佗,小国之君也,其所以然者,为中国劳苦,且以息战伐也。今契丹之劲过于南粤,陛下之圣出于汉文,迹而行之,事岂相远哉?”
5〖Eight〗、在这里,朱台符认为汉文帝时期,南粤国的威胁根本不足为惧,之所以对其首领尉佗多加安抚,那是因为汉文帝想要化干戈为玉帛,促成南粤转投大汉,这是最大的仁政。现今,契丹势力与宋朝旗鼓相当。对宋而言战事只会两败俱伤,而和平之策不仅免除战乱之苦,还可传播仁政,这是互利互惠之事。
5〖Nine〗、可见在宋臣看来,宋辽双方的胜负虽重,但他们更想达成的
〖One〗、宋朝统治者完善了此前科举的种种弊端,也确立了最佳的考试内容。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有许多创新变革之处,这些改变中,最值得肯定的当是以下四点:
〖Two〗、第一,确定糊名制度。即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主考官与阅卷官进行评改时无法了解到每张卷子为谁所做。宋初,请托、投献风气依旧,直至宋真宗时才开始采用糊名制度。当时有许多名臣儒生对此表示反对,最著名的就是范仲淹、苏颂等人,他们认为糊名过于冒险,害怕平时声名狼藉之人依此取得上佳的考试成绩,从而步入仕途。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实践的证明,糊名制度最大程度保证了科举的公平。
〖Three〗、第二,确立考试时间。唐朝科举每年一考,国家为此需要动用庞大的财力、物力与人力。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定科举为三年一大比,这个规定直到科举废除都没有做过任何改变,古籍所载“大比之年”往往指代就是这年礼部举办的“春闱”会试以及之后的殿试了。通过降低考试频率,国家能够省下大量人力及物力。
〖Four〗、第三,转变文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知贡举,主持当年科举,他向来厌恶无病呻吟的程式化文章,于是在此次考试中他将延续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善于议论古今成败之理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就是在此次科举中占了大便宜,顺利脱颖而出,欧阳修也因此成为宋朝古文运动的“旗手”。
〖Five〗、第四,转变考试内容和科目。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对于科举内容与科目进行了大量更改,“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其明经、诸科欲行废黜,取明经人数增进士额。”意思是明经、明法等繁杂科目尽数废除,只留进士一科,今后考试也只考经义,不必再考诗、赋。王安石给出的理由是,一个人从小写诗作赋熟知音韵,对圣人之言却知之甚少,在为官治世时势必会缺少治国理民经验。虽然明经等科最终并未废除,但后世科举不再考诗、赋而专考经义却是由此开始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宋朝的经验分析和为什么北宋研究前朝治乱兴衰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