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场廉洁

侠名 2024-10-19 05:02:05 -
宋朝官场廉洁

大家好,关于宋朝官场廉洁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北宋末年为人清廉的文官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宋代官制利弊
  2. 北宋名臣
  3. 北宋末年为人清廉的文官

[One]、宋代官制利弊

〖One〗、宋的谏官机构为为谏院,主官为左右谏议大夫,下设司谏和正言。

〖Two〗、以下是文献通考中关于宋代谏官的记录,总结如次。总结起来,可以看出在宋朝早期的谏官还是针对皇帝的,但是后来就逐渐演变为针对大臣的,最后甚至蜕变为权臣控制朝政的工具。

〖Three〗、其所属先后变动几次,先是由中书门下官员充任,再次是左右谏议大夫分属二省,再次是专属门下,再次是独立机构与二省抗礼。

〖Four〗、宋承五代之弊,官失其守,官、职、差遣才以定俸入而不亲职。谏议大夫、司谏、正言,皆须别降敕,许赴谏院供职,方为谏官,亦有领他职而不与谏诤。其由他官领者,带知谏院,以两省官充。掌供奉谏诤。凡朝廷阙失,大则廷议,小则上封。

〖Five〗、真宗天禧元年1017,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谏官成为专职。

〖Six〗、明道年间1032,设立谏院,归属门下省。

〖Seven〗、庆历初,诏除谏官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

〖Eight〗、元丰(1078)寄禄为大中大夫,始正名左、右谏议大夫为谏垣之长,专言责焉。左隶门下,右隶中书,同掌规谏。

[Two]、北宋名臣

〖One〗、赵普、吕蒙、寇准、李沅、包拯等。其中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功臣,其地位可比西汉的张良、明朝的刘伯温;吕蒙是宋朝著名的贤相,他曾三度为相;在太宗一朝,寇准敢于犯颜直谏。

〖Two〗、李沅在太宗朝曾拜宰相,后被贬,但真宗即位后,他又迁任户部侍郎,以正直为朝臣所赞;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为人赞誉,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

〖Three〗、宋朝根据疆域的变迁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史称宋朝、大宋,定都开封。1127年,被金国攻陷都城,徽宗钦宗均被劫持到北方,史称“靖康之难”,北宋亡。

[Three]、北宋末年为人清廉的文官

〖One〗、提起刘温叟,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刘温叟可是一位老臣。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据史料记载,他是唐朝刑部尚书刘政会的后代,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气的

〖Two〗、提起包拯,大家都很熟悉。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他是宋仁宗时的进士,也是北宋有名官员

〖Three〗、陈希亮,字公弼,北宋时四川眉州人,他比包拯虽然小十来岁,也属同时代的人。他为官三十多年,当过宋朝的知县、知州、知府、转运使等官职,也是一个敢作敢为,刚正不阿的廉吏。不仅老百姓称赞,就连王公贵族都惧他三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上一篇: 宋朝官场构架
  • 下一篇: 宋朝官员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