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卷

原创编辑 2024-03-05 20:42:22 -
唐朝有卷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唐朝有卷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唐朝有卷以及唐代常见的投卷诗和行卷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唐代常见的投卷诗和行卷诗
  2. 八十七神仙卷来历
  3. 唐代开始实行纳省卷的主考官是谁呢

[One]、唐代常见的投卷诗和行卷诗

〖One〗、所谓“投卷诗”和“行卷诗”指的是一回事,是唐朝科举制度的一个特色,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呈送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

〖Two〗、白居易少年时到京师去应举,先去拜见了前辈诗人顾况,并奉上自己的诗集。顾况先看到诗集上白居易的署名,然后再抬眼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不由得微微一笑,揶揄道:“京城米贵,想白居恐怕不大容易啊!哈哈!”开了白居易一个玩笑。然后顾况翻开诗集,第一篇,正是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立马就把顾况给震住了,顾况不由得改口由衷地赞叹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白居也是很容易的啊!”于是马上转发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并大为夸赞了一番。京城中的一干达官显贵看到后也纷纷转载点赞,白居易由此声名大振。

〖Three〗、白居易进京应举,先去拜见前辈诗人并奉上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行为,在唐朝时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风尚,有一个专有名词,称之为“行卷”。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呈送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

[Two]、八十七神仙卷来历

〖One〗、徐悲鸿经研究认为,《朝元仙杖图》是一摹本,而《八十七神仙卷》很可能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之手。

〖Two〗、其好友张大千也赞同这个看法,并进一步推断《八十七神仙卷》系吴道子“粉本”(即壁画稿本)。此说虽非定论,然合情合理,因为武宗元宗法吴道子,许多画史研究者均从《朝元仙杖图》间接了解吴道子的画风画技。由于吴道子真迹难觅,徐悲鸿生前对《八十七神仙卷》极珍视,特在画卷加盖一方“悲鸿生命”朱印。

[Three]、唐代开始实行纳省卷的主考官是谁呢

〖One〗、唐代开始实行纳省卷的主考官是韦陟。

〖Two〗、韦陟是唐代官员,开元年间考进士时,朝廷见他系出名门,品学兼优,况父亲韦安石位尊爵显,破格录用,知贡举李昂称他为“太常协律”。唐开元年间,考进士时,以系出名门,品学兼优,其父韦安石位尊爵显,破格录用。知贡举李昂称他为“太常协律”。韦后历官太常少卿、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户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唐朝有名瓷器
  • 下一篇: 唐朝有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