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状元真实身份

网络 2024-07-06 13:00:18 -
宋朝状元真实身份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宋朝状元真实身份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两宋时期成为状元的的步骤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两宋时期成为状元的的步骤
  2. 状元中的状元指的是谁
  3. 璧山进士和状元

[One]、两宋时期成为状元的的步骤

〖One〗、宋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Two〗、宋朝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阶层逐渐扩大,想任职官吏的人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同时,迫切地要求通过科举走上政治舞台。

〖Three〗、因此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相比,有着显著的发展。

〖Four〗、第一,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任用的范围。唐代录取进士及第每次不过[Two]、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朝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及第,二等称赐进士出生,三等称同进士出生,宋代每次录取多达[Two]、三百人,甚至[Five]、六百人。唐代录取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实际授予官职还须通过吏部考试一关。而宋朝一经录用便可任官,排名在前的即可得到高官。宋朝还不限制应试者的出身,甚至僧道之人也可以参加科举。

〖Five〗、第二,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由皇帝亲自殿试考选,考生一律成为天子的门生,避免考生与主考官之间以师生为名结成同党。

〖Six〗、第三,从宋代开始,科举正式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封密起来,誊录就是将考生的考卷另行抄一遍。这样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都无从辨认,做到绝对的公平竞争。这些方法都被后来明清所继承。

〖Seven〗、第四,在考试的内容上,改变了唐代只考诗赋的做法,进士科增加了经义等内容,还设有“明法”科,“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考中者任司法官员。

[Two]、状元中的状元指的是谁

〖One〗、状元指的是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

〖Two〗、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殿试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Three]、璧山进士和状元

璧山史称“巴渝名邑”,曾出过“双状元”、“六翰林”。双状元为北宋宣和状元冯时行,南宋绍兴状元蒲国宝。六翰林为:江朝宗(明景泰二年进士,翰林,侍读学士兼东宫侍讲)、何增元(清嘉庆十年进士,翰林)、刘宇昌(清嘉庆二十三年进士,翰林)、王倬(清道光十二年进士,两任翰林)、胡安铨(清光绪十六年进士,翰林)。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上一篇: 宋朝狄青将军南下
  • 下一篇: 宋朝狂放派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