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5000金子

原创编辑 2024-02-22 03:53:18 -
唐朝5000金子

大家好,关于唐朝5000金子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古代黄金产量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古代黄金产量
  2. 唐代有鎏金吗
  3. 唐代金器的黄金成色是多少

[One]、古代黄金产量

在古代中国,虽然不像西方那样频频发生因抢夺黄金而引发的战争,但历代统治者对于黄金储备同样很重视。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朝建立后,设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等专司府库之职,专门负责管理各种财务的出纳,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国库雏形。

史书中,西汉时期向来有“多金”的记载,如今有种比较激进的观点认为,西汉的黄金储备已经等于中国2003年的41.4%,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虽然古籍中的“金”并不一定指黄金,但从当代出土大量汉代黄金制品来看(例如陕西博物馆中的大量金饼),似乎也能从侧面印证“西汉多金”的说法。

由于古代国库中的黄金主要来源于金矿的开发,至少可以推断,“多金”的西汉是我国进行黄金开采的一个高峰期。此外,近年来古玩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唐朝“黄金蛙”“黄金龟”据说出自唐朝金库,但在史料中并未找到明文记载,汉、唐毕竟时代久远,当时国库中的黄金储备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唐代的黄金产量与储备虽难以考证,但当时广西与湖南金矿的开发却是南方金矿开始得到利用的标志。到北宋王朝,西部大片国土丢失,山东半岛金矿成为金矿开发的主要来源。蒙元王朝时期,黄金峰值年产量突破1吨(3万余两),有关东北金矿的记载开始出现在史书中。到了明朝,云南丽江与四川北部成为黄金产量比较高的地区,峰值年产量为1.25吨(4万余两)。

到了清朝前期,因受战乱等因素影响,黄金产量一度进入低谷。晚清之际,东北及内外蒙古金矿产量比重大增,“1888-1890年,晚清时期年平均产量达13.5吨左右”,但至“1901年逐年下滑至4.51吨,仅及前期峰值的1/3。1911年恢复至15吨以上(48万两)”。

[Two]、唐代有鎏金吗

〖One〗、鎏金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做法,至今仍在民间流行,亦称火镀金或汞镀金。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鎏金工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技术。在青铜上鎏金的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Two〗、唐代称镀金。《唐六典》中称金有〖Fourteen〗、种,即销金、拍金、镀金、披金……另见《唐摭言·矛盾》:“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鎏金一词出现较晚,就近来所知,鎏字最早见宋·丁度等人修定的《集韵》中,“美金谓之鎏”。现在的传统修复中“火镀金”也称“鎏金”与“黄金涂”、“金黄涂”,只是称谓上不同,工艺则是一致的。

[Three]、唐代金器的黄金成色是多少

1974年山西省平鲁县出土的一批唐代金铤,全金铤共77件,25998.04克,成色95-96%。

从金铤上的文字可以看出,这批金铤是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肃宗时期产物,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平鲁地区又是安史之乱的地点之一。因此这批金鋌又与安史之乱有关。金铤均采用矿金模内浇铸,长方形,扁平状,正背面不够平整,有锤锻过的痕迹。唐《酉阳杂且》说,金铤体小可以藏在靴中。

关于唐朝5000金子,古代黄金产量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唐朝504
  • 下一篇: 唐朝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