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唐朝特有食物,古代点心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唐朝人过春节是非常讲究的。当时,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喝花椒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吃过团圆饭,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称为“守岁”。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诗中说:“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董思恭写诗道:“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储光羲诗中说:“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写的就是当时过春节吃团圆饭和守岁的情景。唐朝的除夕还有一种驱除瘟疫的迷信仪式,称为“傩”或“大傩”。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活动。《论语》中有“乡人傩”的记载。唐朝人在除夕要选出男童,戴上狰狞的面具,穿上红黑颜色的衣裤,击鼓并舞蹈,说是可以驱鬼。傩的领舞者称为“方相氏”,有伴舞者以及执事十二人。唐朝诗人姚合诗中的“傩声方去疫”,说的就是这类活动。而且,在除夕这天,唐朝的皇家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大傩仪式,人数达五百多人。沈佺期在诗中写道:“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傩子乱驱妖。”王建写的“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说的就是这种春节期间独有的活动。“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除夕一过,便是新年了。新年的时候,首先高兴的是孩子,刘禹锡说:“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当然,唐朝人过春节时爆竹是不可少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唐朝人过春节放爆竹的情景。唐朝时的春节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当时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传说神荼、郁垒是兄弟俩,他们“性能执鬼”,居住在桃树下。五代时,后蜀的孟昶在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第一副春联。以后,“桃符”就成为了春联的别名。唐朝人过春节要吃“五辛盘”,又叫“春盘”,是由五种有辛辣气味的蔬菜拼成的,说是吃这种东西可以发散人的五脏中的陈腐之气。白居易说:“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唐朝人过春节还准备有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等传统的食品和饮料,当时的风俗是长者后饮,最后饮者称“蓝尾”。大年初一过后,唐朝人开始走亲访友,互相邀宴,称为“传座”。唐朝诗人李郢在诗中写道“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写的就是在过春节时走亲访友的热闹景象。
马蹄糕是一种广东省,福建省福州及闽南地区的传统甜点小吃。相传源于唐代,当时皇上寻访各地,由于皇上喜欢吃甜食,又恰逢荸荠成熟,所以皇上就下令用荸荠做一道美食,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荸荠,粤语别称马蹄,故名。马蹄糕色泽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入口即化,软滑爽韧兼备,清爽弹牙,味极香甜,在夏天是非常好的消暑食物。
桂花糕是一种传统名糕点,桂花糕是已有300多年历史,桂花糕有时节性,以前桂花糕都是在桂花的季节里面制作而成的,风动桂花香的季节,一壶浊酒,一盘点心,会有一种“山寺月中寻桂子”的意境,桂花糕用新鲜的桂花和糯米粉、白糖制作而成的。如今桂花可以随时买到,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桂花糕,甜甜的口感加上淡淡的桂花的香味,加上中间夹心红豆味道烘托,滑软糯口甜而不腻,清香爽口,配上一杯清茶,别有风味。
豌豆黄也称为豌豆黄儿,可以说是很多北京人心中最有代表性的糕点了,是北京传统小吃,豌豆黄儿原为汉族民间小吃,一般加有小枣制成,俗称糙豌豆黄儿,后传入宫廷,由清宫御膳房改进,俗称细豌豆黄儿,《故都食物百咏》中有诗说:“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豌豆黄色泽浅黄、细腻纯净,放入口中,用舌尖轻轻一抿,豌豆黄即刻就化为豌豆泥,再品清凉爽口,甜而不腻,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茯苓糕,又名“复明糕”,是闽南地区民间传统糕点,在中国也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了,从古至今,茯苓糕不仅作为一种休闲糕点,还是一种补品,茯苓糕还有祛湿健脾的保健功效,是不可多得的食补佳品,老少咸宜。茯苓糕,顾名思义就是由茯苓制成的,采用茯苓磨粉与米粉制作而成,口味清甜,吃起来入口松软,且富含韧性。
海棠糕可是点心中的老一辈了,创制于清代,是清代的江南名糕点,因糕形似海棠花而闻名,后逐渐成为江南传统糕类小吃之一。主要是用花生面粉,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其海棠花的外形,表面撒着饴糖,呈咖啡色,再加上芝麻和红绿瓜丝点缀,吃口分外香甜。让人没吃就有了赏心悦目的情怀,所以说吃海棠糕是一个乐趣,
千层糕始于明初,是中国糕类小吃之一,除了北京之外,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千层糕,从北到南,各具特色。千层糕以精粉,、白糖、果脯、猪板油、碱面、绍酒等为原料,制作精细,糕体松软,而且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层次清晰,每一层都是层次分明的,不会融合在一起。色彩缤纷,但不会添加色素,都是由食材的颜色制作而成,味道香甜可口,软糯无比,味道香甜可口,宜热食。
米糕在中国也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顾名思义,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来蒸成的,北魏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记载着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比起其他的传统糕点来说,制作起来较为方便。米糕味甜中发香,松酥适口,还有蕴含步步高升的意义和美好的祝愿,而且食用的方式多种多样,也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糕点之一,另外,就是十分耐于储藏,存放久一点都不会变质,
定胜糕是一种传统名点,属于苏式糕点,传说是南宋时苏州百姓为韩世忠的韩家军出征鼓舞将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胜”两字,后就被称“定胜糕”。定胜糕的样子特别可爱,颜色是淡淡的粉红色,制作方法是拌米粉的水里掺上各种花卉和菜蔬的汁液,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将米粉放入模型内,摁实,面上用刀刮平,倒出后上蒸笼一蒸,至糕面结拢成熟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乘热盖上红印,上头通常会印上“定胜”两个字,以取吉祥的意味,入口是清香甜糯,带甜甜的豆沙味口感。
凉糕是四川宜宾的一款传统特色小吃。资料记载,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双河镇百姓用葡萄井水制作的凉糕就很出名了,进士杜德舆的《舆地纪胜》上这样记载着:“来此避暑纳凉者甚多,名小吃凉糕嫩凉驰名”。凉糕,将红糖水淋浇上去,其味美香甜沙软,食之鲜嫩爽口,丝丝顺滑,在炎炎夏日放下冰箱里冷藏一段时间后,清爽的口感可谓是是夏天消暑最合适不过的小吃了。
绿豆糕,又称干豆糕,是著名的传统特色糕点之一。相传古代先民,为寻求平安健康,端午节时会吃绿豆糕,避免因为夏至到来所带来的燥热疾病。绿豆糕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为京式,南即为苏式和扬式,绿豆糕它主要是用绿豆加上糯米粉制作而成的,里面有的还会加入一些枣泥,入口即化,香甜可口,吃起来的口感非常的清香爽滑,除了美味之外,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吃点这样的糕点。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