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宋朝古币靖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所有通宝的名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大家都知道北宋古钱币存世量非常大,大多数品种虽然艺术价值高,但是市场行情价却不高,但是有几种北宋古钱币由于其特殊的际遇和发行背景得以位列古泉名珍或成为大名誉品。大致总结如下:
1.建国通宝:北宋宋徽宗赵佶有建中靖国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小平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曾被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以400银元购得。也有人认为此钱太过离奇,怀疑是建炎通宝改刻而成。但据考证,建国通宝是取建中靖国年号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铸造的货币,却因赵佶的建中靖国年号中的“建中”二字与唐代某年号重复,所以此币刚刚铸成就马上废止,期间还铸有篆书体“靖国通宝”与楷书体“靖国元宝”小平钱,而后改铸非年号的“圣宋通宝”、“圣宋元宝”。因此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过10枚,无法估价,称建国通宝为北宋第一珍稀币并不为过。
2.皇祐元宝:北宋仁宗皇祐年间铸,之前未见记载,为近年发现之北宋珍品,近来仅见三枚。2012年保利春拍一枚皇祐元宝小平成交费用为43.7万元。
3.嘉祐重宝:北宋仁宗嘉祐年间铸。此钱前谱无载,为近年新发现品种,应为试铸性质,近来为仅见。2010年嘉德春拍成交一枚,成交费用33.6万元
4.绍圣重宝:北宋哲宗绍圣年间铸造,此钱也应属于试铸,存世极其稀少,绍圣重宝所见仅隶书、行书两种版式,均属珍品,估价在20-30万元。
5.圣宋通宝: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公元1101年)至崇宁(公元1106年)期间铸,非年号钱,有数种版式,均罕见。圣宋通宝分为小平光背、小平型背“当伍”和折二型背“当五”三种,应为试铸性质,存世极稀,居中国古钱珍品之列,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6.元符重宝:宋哲宗元符年间铸,隶书,存世极少,应属试铸,并未正式发行,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7.靖康通宝:靖康通宝”是老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北宋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历年北宋钱出土不计其数,难得有靖康钱。靖康钱铸量很少,能遗留下来的极为困难,“靖康通宝”更为罕见,靖康钱均被泉家视为瑰宝,属国家一级文物,因此一枚靖康钱的发现,往往引起钱币界的重视和报刊的关注。2015年华夏古泉上拍一枚靖康通宝,钱体有牛毛裂纹,最终成交价216000元
8.建炎元宝:南宋高宗建炎年间铸,仅见小平钱,钱文篆、隶成对,铸造量极少,近来市场费用在15万元左右
9.赵宝重兴:相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造,具体年代和铸造者已不可考。也有读作“兴赵重宝”的。近来出土仅有两枚,背“当三”,堪称古泉珍。“华光普主编的《中国古钱大集》第827页:“赵宝重兴,传为南宋末年抗元将领所铸,青铜,或读兴赵重宝、赵兴重宝,背文当三。沈子槎旧藏仅见,奇品矣”。国内无拍卖记录。
以上是我前段时间花了两周时间总结的部分资料,另外北宋的九叠篆皇宋也是极其有名的名誉品费用不菲,但是相对上述几个品种还是有不小差距。希望这个回答对楼主能有所帮助??
〖One〗、“通宝”是中国自唐初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共有10种,分别是:唐代的“建中通宝”,南唐的“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南宋的“大宋通宝”,明代的“永乐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宣统通宝”、民国早期还有“民国通宝”和“福建通宝”。
〖Two〗、除了“通宝”以外,历代古币上还多有“重宝”“元宝”等(明朝只有通宝)。
北宋钱存世量很大,一般普品是不值钱的,有的钱币是按斤出售。但是北宋钱币也有很珍贵的,价也很贵。如:淳化元宝(金质)、九叠篆皇宋通宝、重和通宝、(篆、隶书)靖康通宝、元宝,宣和、大观有的版别也贵一些。历代古钱币铸的少,存世少、有考古价值的都贵,存世量较大的就不太值钱了。如果研究版别那个钱币都十分重要。
关于宋朝古币靖康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