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论述唐朝和论述唐朝开国的文化背景与影响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通过实行①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②和亲③册封④战争⑤会盟多种措施措施,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汉族与边疆民族的的交往空前频繁。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1.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2.国家统[One]、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唐朝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也是灵活的,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关系,使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
1.秦汉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与中原王朝发生冲突,而这一时期出现了稳定;政治稳定,双方的相互交流加强,促进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
2.唐代对北方、西北少数民族的控制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代。强大,宽容唐王朝对少数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促进了民族融合。
3.唐太宗被少数民族首领称为“天可汗”是各民族首领拥戴唐朝的集中体现。
〖One〗、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
〖Two〗、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
〖Three〗、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
〖Four〗、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Five〗、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原因: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
②唐朝开辟了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
③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
④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虚心学习,又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作用: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启示: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③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Fourteen〗、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One〗、唐朝为北方文化背景,其特点与影响为:
〖Two〗、『1』尚武精神。开放的胸襟是唐代立国的基本气象。唐代开展了比秦汉更大规模的开边拓土,而这样强劲的军事实力,在于其以北方传统为背景的精良府兵。唐朝的赫赫武功来自于它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
〖Three〗、『2』开放的民族政策。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而这种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
〖Four〗、『3』崇佛教与重诗文。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北朝“偏于教”的宗教信仰,使各种宗教都可以找到它的信众,并使佛教在唐代达到了极盛的局面。北朝贵族对南朝文化的羡慕心态,在唐代初期仍然以强劲的势头沿袭着并重新被振作起来,终于繁荣成一个伟大的诗文时代。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