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唐朝外官,唐朝巡察使与太守哪个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长庆元年(821年),封光王。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贞陵。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zhi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从更深一层来谈一下唐朝衰落的原因:
综上所述,唐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因素:
〖One〗、唐玄宗中后期的怠惰、享乐,进取心减退。
〖Two〗、国家处在改弦更张的阶段,需要锐意改革,建立新制度。
〖Three〗、封建经济自身的分散性,容易产生割据,而且生产力水平较低。
〖Four〗、居安思危向来很难真正落到实处,反倒是饱暖思淫欲更为多见,面对繁荣、发达,从上到下应该如何处理。在成绩面前,往往容易滋生很多风气,有好有坏。
〖One〗、巡察使,官名系唐代前期巡行地方的大吏。常在水旱灾害后派遣五品以上之内外官充任,掌考察官吏,赈济灾民,称巡察使。有时称“安抚使”或“存抚使”,亦称“宣抚使”。
〖Two〗、太守:中国战国至秦朝时期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比较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袭不变。南北朝时,新增州渐多。郡之辖境缩小,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关于唐朝外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