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投降宋朝皇帝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历史上投降的帝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One〗、做皇帝做到被俘虏,绝对是帝王生涯中的奇耻大辱,但是在中国历史上400多位皇帝中,有这样境遇的可不止一两个。
〖Two〗、其一:被俘虏叔侄档之叔叔:晋怀帝
〖Three〗、晋怀帝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
〖Four〗、晋惠帝驾崩后,晋怀帝登基,但是天下局势已经大乱,晋怀帝根本无力回天。
〖Five〗、永嘉五年,匈奴刘渊之子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晋怀帝在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史称"永嘉之变"。
〖Six〗、晋怀帝被送往平阳,刘聪任命晋怀帝为仪同三司,封会稽郡公。
〖Seven〗、建兴元年(313年)正月,晋怀帝在汉赵朝廷的宴会上被命令为斟酒的仆人,有晋朝旧臣号哭,令刘聪反感。
〖Eight〗、不久后刘聪用毒酒毒杀晋怀帝,其年三十岁。
〖Nine〗、其二:被俘虏叔侄档之侄子:晋愍帝
〖Ten〗、永嘉七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他的侄子司马邺在长安即帝位,是为晋愍帝。
1〖One〗、司马邺即位时,西晋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长安更是没有物资作为守城的消耗。
1〖Two〗、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曜发兵攻打长安,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晋愍帝投降汉赵。
1〖Three〗、之后晋愍帝被送往平阳,封为怀平侯,与叔叔一样,晋愍帝受尽了刘聪的虐待,经常作刘聪狩猎队伍的前导以及宴会洗杯子的杂役。
1〖Four〗、即便如此,刘聪还是没有放过这个可怜的俘虏,于建兴五年将18岁的晋愍帝杀害。
1〖Five〗、其三:傻子也逃不过被俘虏的命运:晋安帝
1〖Six〗、晋孝武帝被妃子弑杀后,他的傻儿子司马德宗继位,是为晋安帝。
1〖Seven〗、晋安帝傻到连冷暖、四季变化都分不清,这样的皇帝除了当傀儡,自是没有别的出路。
1〖Eight〗、在初期,晋安帝受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元显控制,后来桓玄自江陵起兵攻入建康,废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自封为丞相、太尉,安帝又成了桓玄的傀儡。
1〖Nine〗、第二年,桓玄称帝,晋安帝被降为平固王。几个月后刘裕带兵打败桓玄,解救了安帝,可惜好景不长,又没过几十天,桓玄的将军桓振再次俘虏安帝。
20、其后经历一年俘虏生涯,直到405年3月2日安帝才脱离叛军之手,回到刘裕手中做傀儡。
2〖One〗、梁元帝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由于侯景之乱,繁盛的梁朝如大厦般倾塌,在动荡不堪的局势下,萧绎即帝位于江陵。
2〖Two〗、文学史上,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四萧(梁武帝萧衍与三个儿子萧统、萧纲、萧绎)之说,在四萧中,萧绎文采最是了得。
2〖Three〗、不过萧绎是文人之表,峥嵘之心,对兄弟子侄非常残忍,对敌国又非常愚蠢,终于在做了3年皇帝后被西魏灭亡,萧绎本人也成了阶下囚。
2〖Four〗、成为俘虏的萧绎不久为襄阳都督萧詧以土袋闷死,随着萧绎的身亡,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赫赫大梁再无回天之力。
2〖Five〗、石重贵是后晋皇帝石敬瑭养子,石敬瑭靠认契丹做父,自己当儿皇帝,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而取得皇位。
2〖Six〗、但他的继承人石重贵却很有骨气,登基后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随即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占开封,后晋灭亡。
2〖Seven〗、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帝,他敢于同契丹开战,可惜他身边却无可用之人。北宋开宝七年,辽保宁六年(974年)石重贵病死,终年61岁。
2〖Eight〗、其六:被俘父子档之老爹:宋徽宗
2〖Nine〗、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十二月**之战失利,金军破城,太上皇宋徽宗和皇帝宋钦宗被俘虏。
30、金帝废宋徽宗与子钦宗赵桓为庶人,并把他们囚禁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
3〖One〗、宋徽宗被囚禁了九年后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
3〖Two〗、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囚禁期间,宋徽宗还雅好写诗,并跟妃子们生下了14个孩子。
3〖Three〗、其七:被俘父子档之儿子:宋钦宗
3〖Four〗、跟父亲一起,宋钦宗也在靖康元年被金兵俘虏并废为庶人。
3〖Five〗、两年后,金太宗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将徽、钦二帝发配至韩州。1130年又将二帝迁往北国边陲小镇五国城。
3〖Six〗、钦宗虽然被囚禁,但也比较长寿,一直到57岁才去世。
3〖Seven〗、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金国皇帝完颜亮命57岁的宋钦宗赵桓和82岁的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
3〖Eight〗、耶律延禧很会驾驭马匹,认为机会来了,于是企图纵马逃跑,结果被乱箭射死。钦宗不善马术,受到惊喜落马,被马乱践而死。
3〖Nine〗、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宋恭帝赵显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了皇帝。
40、之后仅仅两年,元军便军临城下,走投无路的小皇帝被祖母抱投降。被俘虏后,元朝封宋恭帝为瀛国公。
4〖One〗、赵显18岁时,元世祖忽必烈突然赏给他许多钱财,叫他去西藏当僧人。
4〖Two〗、赵显毫无办法,只能遵旨,于西藏萨迦寺出家,法号和尊。后来赵显学会了藏文,还把《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等两部汉传佛教著作翻译成了藏文。
4〖Three〗、其九:被俘虏皇帝中最幸运的一位
4〖Four〗、以上8位被俘虏的皇帝,除了晋安帝被救出,其他的都是客死异乡,而作为被俘虏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绝对可以称得上幸运。
4〖Five〗、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
4〖Six〗、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因为没有受过挫折,所以英宗自认很英勇,带着宠信太监王振亲征瓦剌,没几回合就被俘虏。
4〖Seven〗、他的弟弟朱祁钰继位,是为明代宗,由于英宗地位下降没有扣留价值,所以瓦剌送回了他,但弟弟肯定不会让位了,于是英宗被软禁,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
4〖Eight〗、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第二次在位任用贤能,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政很多。
4〖Nine〗、明英宗可以说是被俘虏皇帝中最幸运的一位,而他的回归,也是大明王朝百姓的幸运。
南宋末代丞相陈宜中原本准备代表宋朝政府像蒙古投降,但在抗元名将文天祥的劝谏下改变主意,奋战到底。
作为主和派的秦桧卖国求荣,代表南宋果断投降,签订了《绍兴和议》暂缓与金国的矛盾,获得了暂时的和平,他还构陷忠良,让赵构得以强化中央军的编制,加强军权、政权的掌控来稳固皇位,这其中,最令人唾弃的便就是秦桧陷害了当时的抗金名将岳飞,令其被杀害于大理寺内。在此以后,想要杀秦桧的人数不胜数,这也让秦桧疑心病越发的重,在一次遭难后,更是许久都不敢再出门,躲在自己的密室中,不让任何人靠近,最终因重病熬死在了病床上。
〖One〗、张洎是南唐大臣,他在李后主时期备受重要,“参预机密,恩宠第一”。投降北宋后,又从一个降臣做到了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与寇准同列,这份机遇是其他降臣所不可比拟的。
〖Two〗、那张洎是从何从一个南唐降臣当上大宋宰相的呢?
〖Three〗、在张洎的才华之外,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正是张洎为人所不齿的地方:他太善于迎合圣意,太会钻营。
〖Four〗、张洎首先是个有才的人,“洎少有俊才,博通坟典”,他的发迹首先得益于他的才华。
〖Five〗、李璟长子弘冀卒,有司谥武宣。洎议以为世子之礼,但当问安视膳,不宜以“武”为称。旋命改谥,擢监察御史。
〖Six〗、南唐中宗李璟的长子去世后,朝廷定谥号为“武宣”,张洎用自己的才学,认为谥号不应该用“武”字,得到了李璟的赏识,便提拔为监察御史。
〖Seven〗、可别小看这件事,因为张洎“自以论事称旨”,他的论事能得到南唐国主的认同,说明他很善于揣测皇帝的想法,而这也正是他的特长。
〖Eight〗、张洎从此后,“遂肆弹击无所忌”,善测帝心,成为他打击他人无往不利的优势。
〖Nine〗、李璟去世后,李煜继位,张洎更是混得如鱼得水。
〖Ten〗、“煜宠洎,不欲离左右,授职内殿,中外之务一以谘之。每兄弟宴饮,作妓乐,洎独得预。”
1〖One〗、张洎也充分利用李后主的软弱,把李煜吃的死死的。
1〖Two〗、“洎尤好建议,每上言,未即行,必称疾,煜手札慰谕之,始复视事。”
1〖Three〗、他给李煜提出的建议,如果李煜没有立刻采用,他就立刻称病,等李煜手札慰问他,才“病愈”上班做事。
1〖Four〗、张洎还具有“小人”必备的嘴脸:“尤险诐,好攻人之短”。
1〖Five〗、很多南唐大臣都遭受过他的迫害。
1〖Six〗、如大臣潘祐,起初李煜十分器重他,以“潘卿”称之而不名,他本与张洎交好亲厚,但是正直的潘祐很快看清了张洎的为人,疏远他,张洎“从而挤之”,致使其李后主怒杀。
1〖Seven〗、“张洎、潘祐俱为忘形之交。其后俱为中书舍人,乃相持,祐之死也,洎盖有力。”
1〖Eight〗、张洎得到李后主的信任后,在很多大事上都有决策权,可以说左右南唐国政。
1〖Nine〗、宋太祖派大军下江南,金陵被围,此时张洎多次力劝李煜不能投降,表现出与南唐共存亡的莫大气概。
20、“金汤之固,未易取也。北军旦夕当自引退,苟一旦不虞,即臣当先死。”
2〖One〗、然而最终金陵城破,信誓旦旦说要“臣当先死”的张洎却没有死。
2〖Two〗、当时和张洎一道劝李后主不降的大臣还有陈乔,金陵城破后,陈乔和张洎一道进宫拜见李后主。
2〖Three〗、乔曰:“臣负陛下,愿加显戮。若中朝有所诘问,请以臣为辞。”国主曰:“运数已尽,卿死无益也。”乔曰:“陛下纵不杀臣,臣亦何面目见国人乎?”遂缢。
2〖Four〗、尽管李后主不让陈乔去死,但是陈乔还是义无反顾地自缢身亡,为国尽忠了。
2〖Five〗、而张洎的表现就体现出其人极度无耻。
2〖Six〗、“然洎实无死志,于是携妻子及橐装入止宫中。”
2〖Seven〗、但陈乔拉着他要一同死,他应着头皮和陈乔出去了,大家都已经张洎是和陈乔一道自杀去了,却不知他很快就回来了。
2〖Eight〗、乔自经气绝,洎反下见煜曰:“臣与乔同掌枢务,国亡当俱死。又念主在,谁能为主白其事,不死,将有以报也。”
2〖Nine〗、《续资治通鉴长编》是这样记载的:
30、洎乃告国主曰:“臣与乔共掌枢务,今国亡当俱死。又念陛下入朝,谁与陛下辨明此事,所以不死者,将有待也。”
3〖One〗、陈乔自杀气绝,张洎就跑进来向李煜哭诉,说想到主上还在,我要照顾主上,主上马上要北上入宋,身边需要大臣陪同。
3〖Two〗、张洎说的义正言辞,愣把自己畏死偷生说出为李后主考虑,是“忠臣”,本就软弱无能的李后主自然也就不再追究他了。
3〖Three〗、但是张洎的表现早已是传了出去,连宋太祖都知晓了。
3〖Four〗、(宋太祖)又责张洎曰:“汝教李煜不降,使至今日。”因出帛书示之,乃王师围城,洎所草召江上救兵蜡弹内书也。洎顿首请死,曰:“书实臣所为也。犬吠非其主,此其一耳,他尚多。今得死,臣之分也。”辞色不变。上初欲杀洎,及是奇之,谓曰:“卿大有胆,朕不罪卿。今事我,无替昔之忠也。”
3〖Five〗、宋太祖本想处死张洎的,但不想张洎此时表现的铁骨铮铮,“辞色不变”,宋太祖便饶他一命,让他以之前对李后主那样的忠心来忠心于自己。
3〖Six〗、其实张洎是看准了宋太祖不会直接杀降臣的,而且宋太祖在责备张洎前,对南唐宰相徐铉的态度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3〖Seven〗、徐铉从煜至京师,上召见铉,责以不早劝煜归朝,声色甚厉。铉对曰:“臣为江南大臣,而国灭亡,罪固当死,不当问其他。”上曰:“忠臣也。事我如事李氏。”赐坐,慰抚之。
3〖Eight〗、李后主没死,徐铉没死,他张洎又岂能死?何况南唐已亡,君臣被俘入朝,饱读诗书的张洎自然知道死不了的,除非你自己想不开。
3〖Nine〗、就这样,张洎没有为南唐殉国,从此成为宋朝臣子,而且宋太祖是很厚待他的,“拜太子中允,岁余,判刑部”。
40、张洎“风仪洒落,文采清丽,博览道释书”,入宋之后他文才仍旧是他得以重用的支撑。
4〖One〗、宋太宗继位后,“以其文雅,选直舍人院,考试诸州进士”。
4〖Two〗、张洎“博涉经史,多知典故”,很快就赢得了宋太宗的好感。
4〖Three〗、当时宋太宗“以《儒行篇》刻于版,印赐近臣及新第举人”,张洎得到《儒行篇》后,立刻“上表称谢”,表中他引经据典,超出其他人一大截,宋太宗“览而嘉之”。
4〖Four〗、第二天宋太宗对宰相说道:“群臣上章献文,朕无不再三省览。如张洎一表,援引古今,甚不可得。可召至中书,宣谕朕意。”
4〖Five〗、在南唐时张洎就以善于揣测帝心受到信任,此时他仍是如此。每次宋太宗有诗文问世,他就引经据典解释宋太宗的诗文,将马屁拍得极为高明,让宋太宗很受用。
4〖Six〗、“每上有著述,或赐近臣诗什,洎必上表,援引经传,以将顺其意。”
4〖Seven〗、为了能“顺上意”,他埋首苦读,从各种经典中找依据来证明皇帝的话,可谓用功极深。
4〖Eight〗、宋太宗高兴之下,“赐诗褒美”,夸张洎是“翰长老儒臣”,更是对近臣夸道:“张洎富有文艺,至今尚苦学,江东士人之冠也。”
4〖Nine〗、为了“固恩宠”,张洎“修饬边幅”,注意行为举止,防止因小失大,前功尽弃。
50、张洎在江南的所作所为口碑极差,张洎首先从江南降臣入手,“洗白”自己。当时江南降臣中,以徐铉和张洎入宋后官职比较高,但徐铉自觉对南唐有亏,很低调,几乎不与南唐降臣接触。张洎却“善待”这些南唐同僚,赢得了他们的好感,而且很快这就起到了张洎想看到的效果。
5〖One〗、“上欲进用,又知其在江左日多谗毁良善,李煜杀潘佑,洎尝预谋,心疑之。翰林待诏尹熙古、吴郢皆江东人,洎尝善待之。上一夕召熙古辈侍书禁中,因问以佑得罪故。熙古言煜忿佑谏说太直耳,非洎谋也。自是洗然,遂加擢用。”
5〖Two〗、有了江南同僚说好话,彻底打消了宋太宗对张洎的怀疑,开始大加提拔。
5〖Three〗、对于那些和自己不对付的人,张洎从来不吝啬打击的。
5〖Four〗、“与苏易简同在翰林,尤不协,及易简参知政事,洎多攻其失。既而易简罢,即以洎为给事中、参知政事。”
5〖Five〗、而对于那些受宋太宗器重,极有前途的人,张洎则极力结交。
5〖Six〗、当时寇准是政治新星,还在任吏部选事之时,张洎就开始结交他,“洎夙夜坐曹视事,每冠带候准出入于省门,揖而退,不交一谈。”
5〖Seven〗、张洎这种奇怪的举动很快就引起寇准的注意,难得有一个年长官员对自己如此尊重的,“准益重焉,因延与语”,一番交谈下来,“准心伏,乃兄事之,极口谈洎于上。”
5〖Eight〗、可以说,年轻的寇准就这样被张洎利用了,很快张洎任参知政事,“与寇准同列”,而且“既同秉政,奉准愈谨”。
5〖Nine〗、而当宋太宗对寇准的信任有所下降时,张洎会毫不犹豫的落井下石。
60、“上已嫉准专恣,恩宠衰替。洎虑一旦同罢免,因奏事,大言寇准退后多诽谤。准但色变,不敢自辩。上由是大怒,准旬日罢。”
6〖One〗、不过此时,张洎自己也恩宠不再。
6〖Two〗、西北李继迁侵犯灵州,张洎攻击宰相吕端等“上有所询问,反缄默不言,深失讦谟之”,引得吕端当面抨击张洎:“洎欲有言,不过揣摩陛下意耳,必无鲠切之理。”
6〖Three〗、而第二天,张洎上表“弃灵武以省关西馈运”,宋太宗看后更加不高兴,因为宋太宗曾有过这个想法,张洎果然是迎合自己的想法,证明他是一个“揣摩陛下意”的臣子。
6〖Four〗、“张洎上言,果为吕端所料,朕已还其疏矣。”
6〖Five〗、就这样宋太宗开始疏远张洎,寇准在被罢职不久,张洎就“告病”。
6〖Six〗、再过一段时间,张洎被“罢知政事”,接到诏书的张洎“奉诏呜咽”。
6〖Seven〗、失去了皇帝信任,也丢了副宰相的位子,张洎“疾遂亟,十余日卒,年六〖Fourteen〗、”。
好了,关于投降宋朝皇帝死和历史上投降的帝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