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作归类

原创编辑 2024-03-03 05:30:14 -
唐朝诗作归类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朝诗作归类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词分为哪两派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诗人分为哪几派谁为代表哪些最出名
  2. 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词分为哪两派
  3. 诗歌体裁分类

[One]、唐朝诗人分为哪几派谁为代表哪些最出名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初唐和盛唐,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中外交流频繁,唐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诗歌也在唐代达到了辉煌的顶峰,诗人以千计,诗作达数万首。题材丰富多彩,内容博大深厚,风格绚烂多姿。

〖One〗、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开拓了诗歌的题材,诗歌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走向江山和塞漠,用现实的人生感受折射出时代的风貌、表现出自我的个性,诗风从柔靡转向刚健,如王勃的《别薛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杨炯的《从军行》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可视为代表之作。

〖Two〗、盛唐边塞诗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

较多的描写边塞的奇异风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代表作如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的边塞诗,形式不一,也各有特色。其中王昌龄的七绝尤为出色,如《从军行》、《出塞》。

〖Three〗、盛唐田园诗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为代表

他们汲取了六朝文学善于体貌状物的长处,创造出情景交融、意境浑成的山水田园诗,形式上多工于五古、五律。这些诗的主体风格清幽宁静、冲淡空灵,如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歌》、王维的《竹里馆》、《渭南田家》,当然有的诗也不乏雄奇状美的气势,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观猎》。

〖Four〗、盛唐两颗熠熠生辉的巨星,李白和杜甫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风格反映了盛唐的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成为盛唐诗歌的杰出代表。李白的诗以豪迈的气势、奇特的想象、清新的语言和飘逸的风格抒写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的现象。如《蜀道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等。杜甫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表现了民胞物与的博大情怀,因而被誉为“诗史”、“诗圣”,把诗歌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成熟的阶段。代表作有《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登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Five〗、晚唐诗坛占据显要地位的是杜牧和李商隐

他们的诗无论写忧国忧民还是爱情生活,都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情调,在艺术上有一些新的发展。如杜牧的《早燕》、李商隐的《无题》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人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具有精深的文化艺术修养,唐代文学百花齐放,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

[Two]、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词分为哪两派

〖One〗、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Two〗、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Three〗、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Four〗、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Three]、诗歌体裁分类

〖One〗、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Two〗、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Three〗、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Four〗、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Five〗、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Six〗、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Seven〗、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Eight〗、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Nine〗、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Ten〗、格律:古典诗歌形式要求的总称。“格”,就是格式,包括某一诗体的句数、每句的字数、节奏、某些句子的格式(句式)、对仗(类似修辞的“对偶”)等;“律”,就是音律,包括每句各字的平仄(声调高低)、某句的押韵、用韵的要求等。

1〖One〗、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律诗,包括绝句。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四言诗和六言诗很少见。

1〖Two〗、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简单的说,凡是不依照近体诗的格律来写,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都是古体诗(本书不论)。

1〖Three〗、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

1〖Four〗、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意思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律诗的韵、平仄、对仗等,虽有许多讲究,但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Five〗、⑴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1〖Six〗、⑷每首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1〖Seven〗、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就是一百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1〖Eight〗、绝句的字数比律诗少一半,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所以格律要求和律诗一样。

关于唐朝诗作归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唐朝诗歌话
  • 下一篇: 唐朝诸天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