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王珪唐朝和北宋王珪的一些知识点,和王珪与苏轼的关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王珪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们二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王珪与苏轼之间的恩怨情仇。王珪在宋仁宗年间,以榜眼的身份高中进士,一开始担任扬州通判一职,后来被召入京师,担任了起居注等职务。
〖Two〗、宋仁宗年间,由于宋仁宗觉得自己对王珪有所亏欠,于是就赏赐了王珪盘龙金盒,还任命他为端明殿大学士。宋神宗年间,王珪担任参知政事一职,地位相当于副宰相。六年后,晋升为集贤殿大学士。王珪的主要职责就是为朝廷起草诏书,许多重大典策都是出自王珪之手。欧阳修看过王珪起草的诏书后,都称王珪为“真学士”。
〖Three〗、但是王珪虽然是这样一个大学问家,但是为人处事却是非常胆小和龌龊。苏轼与王珪同朝为官,两个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当时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蒙冤入狱,那些与苏轼不和的小人在苏轼的家中搜出来一首诗,名字叫做《塔前古桧》,觉得这首诗是诬陷苏轼的好东西。
〖Four〗、王珪了解到后,便向神宗进呈了这首诗,趁机向神宗进谗言说苏轼胆大妄为,对神宗谩骂诋毁,实在是大逆不道。神宗读完诗后,便驳斥了王珪。这诗中根本没有这些思想,诗人写诗自然是要状物寄情,没有什么不对。王珪自己觉得没趣,此事就此作罢。但是王珪这样的行为也是为人所不耻。
〖One〗、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朝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又称两宋。共320年,18帝。宰相是我国古代比较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在宋朝也叫同平章事。
〖Two〗、宰相六人:范质、王溥、魏仁浦、赵普、薛居正、沈义伦
〖Three〗、太宗朝:赵匡义、赵光义、赵炅(976年—997年)
〖Four〗、宰相九人:赵普、薛居正、沈义伦、卢多逊、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吕端
〖Five〗、真宗朝: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赵恒(997年—1022年)
〖Six〗、宰相十二人:吕蒙正、张齐贤、吕端、李沆、向敏中、毕士安、寇准、王旦、王钦若、丁谓、李迪、冯拯
〖Seven〗、仁宗朝:赵受益、赵祯(1022年—1063年)
〖Eight〗、宰相二十三人:王钦若、丁谓、冯拯、王曾、李迪、张知白、张士逊、吕夷简、王随、陈尧佐、章得象、晏殊、杜衍、贾昌朝、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梁适、刘沆、富弼、韩琦、曾公亮
〖Nine〗、英宗朝:赵宗实、赵曙(1063年—1067年)
〖Ten〗、神宗朝:赵仲针、赵顼(1067年—1085年)
1〖One〗、宰相九人:富弼、韩琦、曾公亮、陈旭、王安石、韩绛、吴充、王珪、蔡确
1〖Two〗、哲宗朝:赵佣、赵煦(1085年—1100年)
1〖Three〗、宰相十一人:司马光、文彦博、王珪、蔡确、韩缜、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刘挚、苏颂、章敦
1〖Four〗、宰相十二人:章敦、韩忠彦、曾布、蔡京、赵挺之、何执中、张商英、刘正夫、余深、王黼、李邦彦、白时中
1〖Five〗、钦宗朝:赵亶、赵烜、赵桓(1125年—1127年)
1〖Six〗、宰相七人: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吴敏、徐处仁、唐恪、何桌
〖One〗、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宰相、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
〖Two〗、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宋哲宗即位后,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获赠太师,谥号“文恭”。
文章分享结束,王珪唐朝和北宋王珪和王珪与苏轼的关系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