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唐朝皇室服饰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唐朝上朝服饰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朝皇室服饰和唐朝上朝服饰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唐太宗贞观年间定令:百官之服,三品服紫,四品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Two〗、高宗上元元年有进一步重申百官服色:文武三品以上服紫色,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此后遂沿革不变,成为有唐一代官服服色的标准。
〖Three〗、官员袍服的质地、花纹、图案也有区别。七品以上官员可服花纹绫。五品以上官员袍服纹饰图案有雕、鹘、鱼、雁、花草等图案。据《唐会要?舆服》: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雁,左右卫将军饰麒麟,左右武卫饰虎,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千牛卫饰牛,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玉钤卫饰鹘,左右监门卫饰狮,左右金吾卫饰豸,都督、刺史饰山形纹。
〖Four〗、德宗时有规定:节度使以鹘衔绶带,取其武毅以靖封内,观察使以雁衔仪委,取其行列有序,冀人人有威仪。此种纹饰图案,各以文、武执掌而规定,时人称之为“袍花”。
〖Five〗、唐代官员还有赐紫,赐绯,赐鱼袋之制。所谓赐紫、赐绯,即职事官的品阶还不及三品、五品,为酬其勋劳,赐以三品、五品的官服以示殊荣。赐紫、赐绯之后,通常可长期服用。此外,还有借紫、借绯,即官员的官品低于三品、五品,特许假借使用服三品、五品官服。如中央官出使外邦,地方官都督,刺史官品低的都可以借紫、借绯,但职任满期后,必须缴还,恢复旧有的官服。
〖Six〗、三品、五品官员随品服又有给鱼袋之制。鱼袋三品以上饰金,五品以上饰银。睿宗景云年间,诏令衣紫者给金鱼袋,衣绯者给银鱼袋,玄宗开元时,还允许退休官员也可终身佩鱼。
〖Seven〗、自此,百官赐紫、赐绯,必兼赐金、银鱼袋。此制,唐人称为“章服”。章服是表示官员身份和地位的,唐人很重视,也常见于诗句之中。如杜甫“朱绂负平生,银章付老翁”,白居易“一片绯衫何足道,便留朱绂还铃阁”。
〖One〗、唐朝时官服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Two〗、二品,径二寸独科花;三品,无枝叶散答花。四至七品绣纹,均是径一寸的小朵花;八至九品无绣纹。庶人只能衣白布。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
〖One〗、唐代的官服吸收了东西周乃至汉与魏晋之风,严谨端庄又兼带飘逸,精致华贵。不同品级的官员,有相对应的官服。经过621年到674年五十多年的改革之后,唐代的官服制度基本上确立。
〖Two〗、首先在颜色上,三品及以上的官员穿紫袍官服,四品官员要穿深绯色的官服,五品官员浅绯色,六品官员穿深绿色,七品官穿着浅绿色官服,八品官深青色和九品官穿浅青色。
〖Three〗、唐代诗人杜甫的《徒步归行》中说:“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抬遗徒步归。”这里面的“青袍学士”指的就是八九品官员这样的闲职。
〖Four〗、后来在文明元年,八九品官员从深青色和浅青色改成了碧色,这是为了防止与上品官员的官服混淆而做出的改良,也从中可以发现唐代时从官服颜色规定而看出的等级严格。
〖Five〗、而宋代的官服三品以上穿紫,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与唐代相似,九品以上穿青色官服。
〖Six〗、与唐代相比,没有在颜色上太过于繁琐,而是采用三品一色。
关于本次唐朝皇室服饰和唐朝上朝服饰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