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镇问题

AI创作 2023-12-30 19:23:45 -
唐朝藩镇问题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唐朝藩镇问题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唐朝藩镇问题的知识,包括唐朝藩镇割据时间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藩镇割据的举措和目的
  2. 唐宣宗时期的藩镇
  3. 唐朝藩镇割据时间

[One]、藩镇割据的举措和目的

〖One〗、藩镇割据的举措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

〖Two〗、藩镇割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

〖Three〗、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回纥、西夏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Two]、唐宣宗时期的藩镇

〖One〗、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后期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北,而河北割据又集中在三镇。

〖Two〗、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少数藩镇割据(如河朔三镇),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唐末黄巢之乱爆发,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Three〗、唐代藩镇节度使是以唐朝封疆大吏的资格自擅一方的,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其武力凭借是法律上属于国家的军队——即所谓“官健”。藩镇里的那些割据藩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统治。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是投身军戎充当职业雇佣军的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

〖Four〗、唐代后期的藩镇里,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则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作用。河朔藩镇与中原藩镇在割据与防割据的相持关系上,中原藩镇与边疆藩镇在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上,边疆藩镇、东南藩镇与中原藩镇在武力和财力的相互依赖关系上,构成了一个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从而维系唐王朝相对稳定地统治了一百多年。

[Three]、唐朝藩镇割据时间

唐朝藩镇割据的时间,是从安史之乱以后开始的。潘氏之乱总共有八年,从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当时吃乱结束以后,各个地方的节度使就开始势力坐大尾大不掉,就不服中央政权。但是其实也就是有几个潘镇比较不服而已,全国大部分地方还是服从中央管理的。比如说王博的父亲就被流放到越南。就说明当时的越南交趾,还是服从中央管理的。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唐朝虚实钱
  • 下一篇: 唐朝虎牙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