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唐朝的武昌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武昌城古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唐朝的武昌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蓬莱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的扩建和改建。
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为189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为六个建筑单体,共有100多间,整个古建筑群楼台殿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古朴典雅,各有千秋,成为名扬中外的游览胜地。
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蓬莱阁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弥陀寺、龙王宫、天后宫、蓬莱阁主阁、苏公祠、避风亭、吕祖殿、三清殿等。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别具一格,生动传神。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阁上原有一幅楹联:“九千仞天,登梯得路;三万里海,破浪乘风”,道尽了高阁之气势。阁四周环以明廊,是观海赏景、俯瞰古城的最佳场所。在这里举目远望,可谓海阔天空,一片苍茫。
著名的蓬莱籍作家杨朔在他的散文名篇《海市》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你倚在阁上,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洗得干干净净。”这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描绘,真实的表达了作者的切身感受。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岳阳楼为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湖南省北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名冠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就座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门城头。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
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
岳阳楼久经沧桑,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个楼的建筑,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四柱、三层、飞檐、纯木。岳阳楼主楼高3层,高达15米,中间以4根大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周围绕以30根木柱,结为整体、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没有用一道巨梁。12个飞檐,檐牙高啄(似鸟嘴在高空啄食)。
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
古籍里载述,岳阳楼“纯木结构,盔式楼顶”这种古老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
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今之的滕王阁乃仿宋建筑。
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
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山西鹳雀楼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
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
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诗因楼作,楼因诗名。
2002年10月,在各界人士关心下,鹳雀楼得以复建落成。复建的鹳雀楼为近来国内惟一一座采用唐代彩画艺术的仿唐建筑,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西郊约3公里的滇池畔。它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远与太华山遥遥相望。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耸立其间,园林也因之得名——大观公园。大观楼是观赏滇池的好地方。
大观楼为三层木结构建筑,形式古雅。楼前湖中有三座石亭,是依照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设置的景物。登楼凭栏远眺,可欣赏滇池和西山的美景。
大观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美。进园门,穿过近华浦,揽胜阁壮丽崇宏,楼槛轩敞;新修的怀古廊萦回纡折,槛外银水玉山;涌月亭和观稼堂树木掩映,花丛环绕,最宜月夜闻笛。彩云崖假山幻奇、玲珑嵌空;溯徊洲四面环水;秀坪如茵。过燕语桥继续西行,积波堤压浪卧波,而大观楼则耸立于前,更有那古今传颂的“天下第一长联”,使人留步观瞻。
大观楼最初建成于1828年,登楼四顾,景致十分辽阔壮观,便取名为“大观楼”。楼成,名人雅士争相登临,吟诗作赋。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翁撰出180字的长联,轰动四方。
阅江楼景区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多米,是比较高的名楼;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因为只有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房屋。
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总高度为51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翼各以歇山顶层次递减,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跌宕多变,轮廊优美;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缘边,色彩鲜丽;檐下斗拱彩绘各异,廊柱、门窗红中呈暗,更显古色古香。
完全符合朱元璋笔下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廉风飞,彤飞彩盈”的具体描述。
天心阁位于长沙市,1984年重建,阁楼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高阁用游廊连接,形似山峦起伏,错落有致,气势宏伟。
它的结构用挑梁,不用斗拱,三层阁用四十六根红漆圆柱支撑,廊柱结合,栗瓦粉墙,灰白色石基敦厚稳实,六十二头石狮各具姿态,三十二只龙首托起翼角,翘首蓝天,三十二只风马铜铃迎风鸣响,巨型吻龙各领风骚。
石壁图案,更是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狩猎和战车战马,看上去,仿佛仍然是旌旗猎猎,战马萧萧。整个建筑色调凝重而雄浑,风格去华饰而存古朴,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
〖One〗、武昌庙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庙宇。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唐朝,据传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年-820年)。武昌庙最初是为了祭祀战国时期楚国名将项羽而建,纪念他在武昌的功绩。
〖Two〗、在明朝和清朝时,武昌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庙宇,成为武昌地区的道教中心。庙宇建筑主要由正殿、配殿、后殿、泰山殿等组成,规模较大,气势磅礴。
〖Three〗、在现代历史中,武昌庙也承载着一些重要事件的纪念。辛亥革命爆发时,武昌庙成为了共和党义军的指挥中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义军在武昌起义,并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把武昌庙改名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府”。这一事件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中国历史上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铺平了道路。
〖Four〗、近来,武昌庙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One〗、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明代徐祯卿《在武昌作》
〖Two〗、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唐代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Three〗、夜泊武昌城,江流千丈清。——陆游《古意》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唐朝的武昌和武昌城古诗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