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中国北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古代中原气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晨兴木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容。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
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
唐宋时期(大约公元600~1000年)中原地区经历了5次较为明显的寒冷过程,第一次出现在600~630年,中原地区气温比现在高1.8度,到了630年后,比现在低0.4度,下降了2.2度。
第二次寒冷过程约在690~710年,下降1.2度,820年后逐渐回升。
第三次约在780~820年,这一时期下降近1.1度。820年后逐渐反弹。总之,唐宋时期中原气候在变冷过程。
甚至有专家认为唐朝由强变弱也与气候变化有关系,有专家分析,由于中原地区气候寒冷,丝织品生产,粮食产量都受到影响,战争次数增多。
〖One〗、西汉、唐朝时候所谓国力强大,与气温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应该说还是当时的政治体制以及皇帝不是明朝时候那些窝囊废才是当时国家强大的根本原因。
〖Two〗、当时,根据文献记载,也是经常发生灾害的,不过,汉唐时代,中国当时的政府在军队科研、军事装备研发、在军事装备配置方面的投入,及其高昂。几乎全国财力物力的一半都要投入到军事方面。这样的国家当然打仗厉害了。
〖Three〗、而且打仗是否胜利,取决于军队的训练,更取决于军队的领导者的才能。唐汉时期,涌现了大量军事人才,有些是军人,有些根本就是知识分子。由此可见,当时的政府上下对扩张领土,维护国家领土安全问题,看的十分重要。因此,才会提拔大量军事人才,并赋予他们极高的信任。这在其他王朝几乎是不敢想象的,后续那些孱弱的灭国政府,都是因为制约军事力量发展,最后祸国殃民的。比如宋朝、明朝。至于元朝和清朝,则是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矛盾,上层建筑不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需要,最终导致上层社会腐化堕落,下层人民民不聊生,造反事件层出不穷,最终国力耗尽,家破人亡。
〖Four〗、这些朝代更迭,也跟气候没啥关系,地域的辽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气候带来的影响。有减产的地方,就有增产的地方。朝代更迭更主要还是当时政府的执政能力以及政治体制决定的。
关于唐朝中国北方气候变化,古代中原气候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