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在唐朝姓氏排名这个问题,唐代姓氏分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惠姓在宋版**姓中排名第204位。
〖Two〗、惠姓,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
〖Three〗、在过去2000多年期间,惠氏的活动地区主要是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长久以来在历史上成名的惠氏名人,也几乎全是江、浙人氏。古代的扶风,在今陕西平东南,全国惠氏老家便在这里。望族居扶风郡(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
〖Four〗、出自黄帝直系裔孙惠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Five〗、远古时期,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陆终的第二子就叫惠连。
〖Six〗、在惠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上的名字为姓氏者,称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Seven〗、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Eight〗、东周王朝时期,第五位君主名姬阆,于公元前676~前652年在位,逝世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
〖Nine〗、在周惠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为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Ten〗、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僖公之子公子惠,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1〖One〗、《姓纂》中记载:陈僖公生公子惠,字子得,后分两支:一为子禽氏,一为惠氏。
1〖Two〗、陈僖公(陈釐公)妫孝,是陈国的第七位君主,在位期间为公元前832~前796年共三十六年。其有个儿子为公子惠,字子得。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惠氏。
1〖Three〗、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公子尾,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1〖Four〗、鲁惠公姬弗涅,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三任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68~721年共四十六年。
1〖Five〗、鲁惠公为鲁孝公儿子,周文王的第八世孙,后承袭鲁孝公担任鲁国君主。他在位间励精图治,国势大振,百姓悦服。
1〖Six〗、周平王姬宜臼建立东周王朝期间,感激秦文公护送迁都洛阳,允许他用天子礼祭祀天帝。此事被鲁惠公知道了,也向周平王申请允许用天子之厘举办祭祀活动,却被周平王拒绝了。鲁惠公大怒,故意自用天子之礼祭天,还通知了周平王,周平王也不敢过问,假作不知。
1〖Seven〗、鲁惠公在位四十六年逝世,因适夫人无子,乃立庶长子息,是为鲁隐公。次子姬威,三子姬恒(公子尾)。
1〖Eight〗、姬恒为门下丁公府椽,流誉他方,各国归仁,遂以“他方”二字合成为“施”字,食采於饱,封为施国,号曰施父。在姬恒的后裔子孙中,分衍有两氏:一支为以先父名号为姓氏者称施氏,一为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惠氏。
1〖Nine〗、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20、姬姓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姬发分封开国元勋,其弟周公旦以公爵位封于鲁国,都曲阜,但留朝执政,由长子姬禽父(字伯禽)代为就封,史称鲁公。姬禽父第五代孙名姬称,即第十二位鲁君鲁孝公(公元前796~前769年在位),有季子字子展(公子展、夷伯展)。
2〖One〗、公子展之孙曰姬无骇。周桓王姬林五年(公元前715年),姬无骇逝世。当时诸侯以字为谥,鲁隐公便命其子惠伯巩之族以祖父字为展氏。此乃展氏得姓之始。
2〖Two〗、柳下惠,本名展获,字禽,又字季,公元前720~前621年,是春秋时期鲁孝公姬称后裔姬无骇之子,“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为“柳下惠”。由于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柳下惠曾为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
2〖Three〗、柳下惠是展氏、柳氏二姓的得姓始祖,也是惠氏的得姓始祖之一,该支后裔以先祖谥号为姓氏,称惠氏,世代相传至今。
2〖Four〗、该支惠氏之源,在唐朝时期手写本《四海姓望谱》中有明确记载。在《四海姓望谱》中记载:“惠氏承姬姓周文王之苗曹周公旦之胤绪,曾伯禽之别族,柳下惠之后。”这说明,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是部分惠姓人的祖先。
2〖Five〗、法国汉学家、探险家、文化强盗伯希和(PaulPelliot,公元1878~1945),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从敦煌盗掠弄走的文物中,就有唐朝手写本《四海姓望谱》残卷,即“伯3421号文书”,其中记载了该支惠氏之源。伯希和曾携带部分敦煌写本精品出示给在北京学者罗振玉、蒋斧、王仁俊、董康等人观看,自此中国学术界始知敦煌莫高窟内有唐朝遗书。
2〖Six〗、珍贵无比的唐朝史籍《四海姓望谱》现被收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馆。
2〖Seven〗、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惠公姬夷吾,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2〖Eight〗、姬夷吾之母为小戎子,她与其姊大戎狐姬同嫁晋献公。大戎狐姬生晋文公重耳,重耳年长于夷吾。太子申生、公子重耳与夷吾皆有贤行,受晋献公宠爱的骊姬为了给她儿子奚齐争夺君位,屡次对他们几个人加以陷害,使其先被疏远,后遭迫害。夷吾先被封于屈(屈指二屈,北屈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南屈在其南),在太子申生受骊姬诬陷自杀后,他从绛都(今山西翼城东南)逃归屈,整兵自守。其后晋献公派兵伐屈,夷吾不能坚守,逃亡到梁(今陕西韩城南)。
〖One〗、唐朝初期的士族家族代表,五个姓氏,七个家族,分别为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Two〗、此七个家族自晋朝开始就是主要士族家族,南北朝时期长期占据南北方王朝要职,至隋唐时期成为朝廷中最重要的士族力量。陇西李氏为唐朝皇族。
〖Three〗、武则天掌权后,开始大力削弱士族势力。至唐末农民起义后,士族彻底衰落,五姓七族成为历史。
想了解唐朝的大姓,就得看《氏族志》,《氏族志》记载了唐朝的豪门贵族的姓氏排名,好像网上没txt下载,古书网应该有,但是很贵,按页收费。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