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主要敌军

侠名 2024-05-31 08:19:33 -
宋朝的主要敌军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宋朝的主要敌军这个问题,岳飞满江红对抗的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北宋对西夏防御政策
  2. 宋代的火药武器分为哪三类
  3. 岳飞满江红对抗的谁

[One]、北宋对西夏防御政策

〖One〗、北宋仁宗朝,西北的党项族突然不安分起来,给北宋带来严重危机。党项族本是西羌的一支,在北朝时期就在今甘青地区活动。唐太宗时,党项族归顺唐朝。唐末平定黄巢之乱时,党项族立了大功,因此唐赐其李姓,其封地扩大到今甘肃、宁夏大部。五代时期,党项接受历代中原王朝册封。宋朝建立时,也无能力兼并西夏,于是同样对其笼络。

〖Two〗、西夏问题归根结底不能看做传统的中原王朝与北部游牧民族的争斗。这实际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残留,该政权世代相袭。在唐末五代百年间,党项安心在西部发展,势力已经十分雄厚。北宋建立之初,也多次对党项动兵,但始终没有太大进展。真宗时,党项首领李继迁在进攻宋西凉府时,中箭身亡。其子李德明即位,李德明转变策略,向宋臣服,集中精力同西部的吐蕃作战,而北宋也无心再战。北宋放弃灵州,换来与西夏的和平。北宋的消极政策,终于使西夏在解决后顾之忧吐蕃后,将矛头对准北宋。

〖Three〗、仁宗继位之处,仍维持真宗与李德明的协议,双方互不侵犯。但在李德明去世后,其子元昊即位,元昊素来对北宋有不臣之心。元昊即位后,以各种借口屡次袭入北宋境内,试探北宋的虚实。同时,他还以去五台山拜佛为名,刺探情报。北宋的边防官员早有察觉。庆州通判曾上疏“元昊虽称臣奉贡,然包藏祸心,特未发尔。今主将率任军伍,无长策,而器械钝缺,士卒惰窳,城池不修,资粮无备,一旦有警,何以应敌?”实际上就是提醒朝堂警惕。

〖Four〗、但北宋朝堂对此毫不警戒,觉得不足为惧。一些大臣一直将防御中心放在北边,而一些大臣则认为北宋内忧大于外患。韩琦曾上奏仁宗:“陛下威德远畅外夷,高视于汉唐之上,元昊小丑,熟能为国家之患哉!”于是元昊崛起之时,北宋西北边境可谓放任自流,毫不警戒。

〖Five〗、1038年,元昊觉得时机成熟,便称帝,建立大夏国。元昊称帝后,最初想通过外交手段获得宋王朝的承认。但北宋听说这一消息后,朝野上下十分震惊,断绝了与西夏的互市贸易。之后,怎么应对西夏,成为北宋的当务之急。

〖Six〗、最早到西夏前线的,是夏竦。夏竦认为北宋多年没有大的战事,军队战斗力和战斗经验都比不上前朝,出兵讨伐西夏没有绝对的胜算。因此他主张坚壁清野、练兵实边、同时联合西番压制西夏。同时朝廷内部也有许多人纸上谈兵,主张迅速出兵,“元昊反书闻,朝廷即议出兵,群臣争言小丑可即诛灭”,很多文臣认为李元昊只是跳梁小丑,不堪一击。枢密使陈执中甚至主张派刺客刺杀元昊,天真的认为元昊一死,西夏之患便可除。

〖Seven〗、虽然北宋进行避战,但是元昊还是找到了进攻机会,于1040年向北宋延州进攻,但延州求援的信息却被宰辅扣留,没有上达。然后元昊以假投降迷惑延州主帅范雍,之后伺机出动,宋军大败。再之后,元昊又不断制造摩擦,引起很多小战斗。

〖Eight〗、三川口惨败之后,仁宗命朝臣上攻、守之策。韩琦指出,宋朝近来采取的坚壁清野的守策,有很大的弊端。宋军四处防守,兵力无法集中。如果集中兵力必能破敌。范仲淹却认为近来还应该防守,他说现在宋夏边防虽已经有守备,但内地却守备空虚,如果元昊打探清虚实,绕过边境城池直接进攻关内,将面临大危机,当务之急当时加强各地的守备力量。仁宗经过思虑,觉得防御为主的持久战,屯兵运粮造成的经济负担也很重,于是采纳韩琦建议对夏作战。

〖Nine〗、于是北宋朝堂大变,为振西北军威,罢黜主和派宰相张士逊、枢密使陈执中,重新启用主战派吕夷简为相。以夏竦为山西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但实际以韩琦为核心。韩琦招募兵马,力图与西夏进行一场大战。但韩琦及其任用的主将任福过于贪功冒进,在好水川遇伏,宋军大败。战后,宋廷又采用偏保守的战略。韩琦也转变策略,采用偏防守的稳重战略。之后,西夏在韩琦、范仲淹一线进展困难,于是转向泾原方向,于定川寨又取得一次大胜。

〖Ten〗、北宋虽然三次大战均败,但也取得不少胜利。且北宋政策不断调整积极备战,如任用狄青等一批优秀的将领,训练出一只善战的军队。所谓“将之能者渐出,而兵之精者可用”,西北边防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在防守中渐渐掌握战争主动权。西夏始终是个小政权,多年的战事也使其国内民不聊生,矛盾重重。而辽国也不希望西夏强大,对其进行警告。同时,韩琦、范仲淹等人也意识到,如果持续战争,只会两败俱伤,而加剧内患,并使辽坐大。在双方都厌战的情况下,宋、夏于庆历四年签定和议,西夏向宋称臣,而宋赐予其岁币,双方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局面。

[Two]、宋代的火药武器分为哪三类

〖One〗、在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向宋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

〖Two〗、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武经总要》中记录的早期火药兵器,还没有脱离传统火攻中纵火兵器的范畴。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度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

〖Three〗、硝酸钾、硫磺、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火药被称为黑火药或者叫褐色火药。这种混合物极易燃烧,而且烧起来相当激烈。如果火药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就会发生爆炸。火药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氮气、二氧化碳)和热量。

〖Four〗、原来体积很小的固体的火药,体积突然膨胀,猛增至几千倍,这时容器就会爆炸。这就是火药的爆炸性能。利用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火器。北宋时期使用的那些用途不同的火药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制造的。蒺藜火球、毒药烟球是爆炸威力比较小的火器。

〖Five〗、到了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较大的火器向“霹雳炮”、“震天雷”也出现了。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攻坚或守城。公元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围攻。金与北宋的战争使火炮进一步得到改进,震天雷是一种铁火器,是铁壳类的爆炸性兵器。

〖Six〗、元军攻打金的南京(今河南开封)时金兵守城时就用了这种武器。《金史》对震天雷有这样的描述:“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这样的描述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这是对火药威力的一个真实写照。

〖Seven〗、火器的发展有赖于火药的研究和生产。《武经总要》中记录了三个火药配方。唐代火药含硫、硝的含量相同,是1比1,宋代为1比2,甚至接近1比3。已与后世黑火药中硝占四分之三的配方相近。火药中加入少量辅助性配料,是为了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等效果。火药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

〖Eight〗、1044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一书中介绍了三种火药配方,以不同的辅料,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的不同目的。

〖Nine〗、宋代由于战争不断,对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军器监雇佣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前十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各为一个作坊,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这些都促进了火药和火药兵器的发展。

〖Ten〗、南宋时出现了管状火器,公元1132年陈规发明了火枪。火枪是由长竹竿作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燃火药喷向敌军。陈规守安德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公元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作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的是,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子巢”就是原始的子弹。

1〖One〗、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大飞跃。

1〖Two〗、突火枪又被称为突火筒,可能它是由竹筒制造的而得此名。《永乐大典》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提到,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杀伤登上城头的敌人。到了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铸成大炮,称为“火铳”。

1〖Three〗、1332年的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管状火器实物。

[Three]、岳飞满江红对抗的谁

〖One〗、岳飞《满江红》背后的岳家军北伐,

〖Two〗、岳飞在北宋末年从军,1127北宋被金兵所灭,史称“靖康之变”,岳飞成为抗击金兵的一员。此间他曾在“八字军”效力,又曾跟随宗泽,杜充等人。

〖Three〗、直到公元1130年建康之战时,岳飞独自率领一股部队,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方式与金兵作战,他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就是“岳家军”的雏形。

〖Four〗、随后,岳飞在不断的作战中逐渐壮大,他的名声和军队实力继续增强,到了公园1134年,岳飞开始了他的北伐作战。

〖Five〗、第一次北伐,岳飞主打伪齐的李成所部,战役目标消灭李成,收复襄阳周边地区。

〖Six〗、这个李成是当时伪齐的一员名将,金国主帅金兀术十分信任他,他的部队算是伪齐的主力。

〖Seven〗、岳飞以三万左右的兵马,大破李成,成功收复襄阳等地,北进到信阳。

〖Eight〗、此一战令宋高宗赵构十分振奋,因为获取襄阳,就确保了长江下游南宋朝廷的安危

〖Nine〗、两年后公元1136年,岳飞第二次北伐,此次作战是南宋政府的一次大规模进攻,目的是夺取长江以北的军事重镇,稳固江淮防线,同时为下一步北进作准备。

〖Ten〗、此次作战除了岳飞,还包括了韩世忠、张俊、刘光世、杨存中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兴名将,此次作战韩世忠攻敌军淮阳军不克,张俊等人则畏敌不前,唯有岳飞,一路从湖北打入河南,攻入陕西,获得大胜。

1〖One〗、此战岳家军不但获得了大量的土地,拯救的很多百姓,还将敌人防区拦腰斩断。

1〖Two〗、同年,因为金军对淮南防线发动进攻,岳家军一部支援,获得胜利,此次北伐属于小规模战役,却也斩获颇丰。

1〖Three〗、整整四年之后,公元1140年,金兀术率领主力南下,南宋政府立刻派诸将北进,与敌人作战。

1〖Four〗、岳家军直击中原,与金兀术的主力进行决战,在郾城颍昌等地歼灭其精锐“铁浮屠”“拐子马”,又在朱仙镇大破敌军,杀的金兀术哀叹,金兵胆寒。

1〖Five〗、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高宗赵构却紧急召回岳飞,第四次北伐就此收场。

1〖Six〗、第四次北伐是岳家军规模最大,战绩最优异,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自从靖康之变以来,金兵野战天下无敌的情况,被岳家军打破了。岳家军令女真人感受到,自己最擅长最有信心的军队,仍不是岳家军的对手。这种对于敌人自信心的打击,比歼灭敌人十万大军还要厉害。

1〖Seven〗、金兀术看正面作战不是岳飞的对手,便串通秦桧等内应,以“必杀飞,始可和”为诱饵,引诱软弱的宋高宗就范。

1〖Eight〗、最终,一代名将被自己人杀死,岳家军的北伐也成为绝唱,而那首《满江红》和岳飞的北伐一样,空留遗憾。

关于宋朝的主要敌军,岳飞满江红对抗的谁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宋朝疑则有进
  • 下一篇: 宋朝的中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