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断层

AI创作 2025-02-18 11:59:20 -
宋朝历史断层

大家好,关于宋朝历史断层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南宋与北宋的区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历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案件
  2. 中外教育改革的历史
  3. 南宋与北宋的区别

[One]、历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案件

美国“地狱谷案件”:34个中国人遭虐杀,凶手却被供奉为英雄。

蛇河是爱达荷州与俄勒冈州的天然分界线,河流经过的一个山谷,人们叫它地狱谷。

名副其实,这就是中国人的地狱。

因为这里曾发生过美国最大的屠杀华人惨案,至今,凶手没有受到任何的法律制裁。

1995年,美国俄勒冈州瓦洛厄镇一名新来的工作人员,在地下室废弃的柜子里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文件,这是记载了34名中国人被杀的原始档案。

此事一见报,立即引起了记者诺克斯(Nokes)关注,他是哈佛大学的学者兼美联社的记者,曾随美国总统里根访问过中国,也是俄勒冈州人。他很惊奇,这个案子是俄勒冈历史最大的谋杀案件,居然没有任何人知道,也不见记载,难道是当地政府有意掩盖么?

诺克斯开始调查,但遭到了当地人的冷淡和阻挠。

瓦洛厄镇历史资料保管员马汀始终没给他提供任何档案,并说:“虽然人们有权知道这场屠杀,但是我们要忘记过去,向前看。华工要开釆走所有的金子,当然先驱们不喜欢他们。”

在采访当地历史学家巴丽特(Bartlett)时,她直接优雅而高傲地拒绝了:'我没兴趣谈论这件事,早期拓荒者来到这里,定居并繁衍下来。这些先驱是一群高尚的人。”杀人犯在她的心目中居然是高尚的人。

更可怕的是马汀和巴丽特也负责编写本镇的历史,他们将这段历史刻意隐藏和歪曲。

1888年8月31日的凶犯庭审居然是一张白纸!诺克斯愤怒地说,他们毫无罪孽感,毫无悲痛的表示,毫无悔意,毫无付出代价,毫无后果承担!

经过十年的艰苦的努力,这个高尚而正义的记者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走访当地人,总算把揭露出这场屠杀惨案的真相。

1887年5月,静静流淌的蛇河上漂下一个华人的尸体,当地白人反应非常冷漠,仿佛只是一具动物的尸体。

第二天,第二具,第三具尸体又漂下来......其后几天在蛇河的附近地方又发现新的尸体,前后一共发现十多具华人的尸体。

当地检察官文森特在尸检报告说这些中国人遭到了虐杀:第一具尸体,子弹从后背右肩处射入,头后部两处斧头砍伤。第二具尸体,没穿衣服,心脏下受枪击,头被砍下。第三具尸体,后背两处枪伤,头被砍下,左臂在肘和肩之间被砍断,头及断臂系在身体上......

路易斯顿快报1887年6月16日报道说,大概一艘船上的十个中国男人被杀害。

当时的驻美公使张荫桓给美国政府前后写了近24封信抗议暴行,要求查处凶手。当地的华人开办的SamYup公司拿出1000美元悬赏凶手,又雇了调查员调查此案。

虽然至今时间久远,但结合保持下来资料,我们还是能还原当时案发的经过。

1887年5月20日,7个年青白人来到一个叫克雷格(Craig)农场主的木屋中,开始筹划这件事情。然后,他们分工明确,一个做饭,两人放哨,一人管马,三个人用来福枪射杀与他们素不相识的当时正在地狱谷淘金的中国人。

可怜12个中国人稀里糊涂地就倒在枪下。一个中国人得以逃脱,但被抓回后,被用乱石活活砸死。杀完人以后他们回到木屋,心安理得吃饭睡觉。

第二天,7人又来到蛇河一条船上,将船上的8名华工乱枪打死,然后抛尸河中。他们意犹未尽,又乘船来到4英里之外的地方,又杀了13名华人矿工。

最后,他们把抢来的金子埋好,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的家中,当成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也许中国人在他们眼中根本就不算是人,没有一点不安和内疚。

34个华人就这样稀里糊涂死在他们曾经向往的天堂——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号称全世界最有人权的地方!

这7名凶手的名字,每个华人都应该应该牢记:

他们是埃文斯(Evans,32岁)、甘菲德(Canfield,21岁)、拉鲁(LaRue,20岁左右)、休斯(Hughes,37岁)、梅纳德(Maynard,38岁)、麦克米伦(McMillan,15岁)、沃恩(Vaughan,18岁)。

前六个是盗马贼,但是最后一个沃恩,却在当地出身显赫,他的叔父是当时的任区法官,并把自己的家提供给当地第一个学校当校舍。所以,沃恩就成了凶杀案的唯一证人。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主犯埃文斯,在凶杀案的第五天被捕。他原以为被抓是因为杀人,其实被捕只是因为他以前的一次偷盗,但在凶杀案被揭露后,他却和两名凶手莫名其妙地越狱了,更神奇的是当地政府在他逃亡的时候,出了69美元雇人帮他打理家业。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当时沃恩指正六个都是凶手,但在埃文斯、甘菲德、拉鲁三人逃跑了以后,沃恩只指正这逃跑三人是凶手。于是,1888年9月1日,地方法院宣判休斯、梅纳德、麦克米伦无罪释放。在逃的三人犯有杀人罪。

这三人全部逃走,地方法院也没有再通缉抓他们,从此他们神奇地消失了,只是甘菲德后来因偷窃坐了十年牢,出来后,他用抢来的金子开了一个铁铺,安度晚年。当时在他们看来,34条中国人的性命远远不及偷盗的东西重要。

今天,在瓦洛厄镇法院的西北角有个拱形的荣誉纪念墙,上面记载着该地的先驱拓荒者名字,主犯埃文斯的名字就在上面,还有那个提供隐藏地点的农场主克雷特,凶手甘菲德的父亲,剩下的两位是隐瞒此案的当地历史学家的父亲。

凶手和屠杀有关人的父亲竟然成了伟大先驱拓荒者,成了当地英雄!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有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些华人怎么去的美国,为什么美国白人如此排斥他们呢?

1863年,美国开始建造太平洋铁路。由于当时美国缺少劳动力,白人工人嫌苦怕累,还喜欢罢工,工程进展十分缓慢。

无奈之下,1865年,铁路公司开始大量招募勤劳隐忍的中国人。

于是,一批批中国劳工开始踏上飘洋过海的轮船。在漫长的航行中,华工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蜷缩在船舱,“日则并肩叠膝而坐,夜则交股架足而眠”。由于缺少水和食物,很多人死在路上。

曾有4船共载2523华工、途中死亡1620人的纪录,死亡率高达64.21%。

到了美国,他们干的是最难、最危险的工程,工资却仅是白人工人的一半。

为了这条铁路,华工除了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更用生命铸就这条铁路。

1865年底至1866年初,接连5个月暴风雪致雪崩频发,华工营地被埋,3000多名华工遇难。1868年,工程延伸到内华达山,崇山峻岭施工条件凶恶,约有1000名华工死在这里,今天的美国人把这段铁路称为“内华达山上的中国长城”,1970年,人们从当地沙漠中挖出2000磅的华工尸骨...但华工的权益没有保障,很多华工是累死、饿死、冻死、打死的。

可以说,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史就是一部华人劳工血泪史!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每一个铁轨路枕下都埋了华工的尸骨。

有95%的工作是在华工加入筑路大军的四年中完成的,所以,美国太平洋铁路工程比原计划提前7年完工。

这条铁路成就了现代美国,使美国大陆连为一体,经济迅速腾飞,因此被英国BBC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

但是加州在铁路竣工庆祝活动中,却没有一个华工代表。

在庆祝酒会上,旧金山的纳萨尼尔·贝内特法官说,铁路工程的告捷,是因为加州人民的血管中,流着四个当代最伟大民族的血液,有法国人敢打敢冲的勇猛劲头;有德国人的哲学头脑和坚定精神;有英格兰人的不屈不挠的毅力;有爱尔兰人不知忧愁的火暴脾气。它们各自做出一份恰如其分的贡献。”唯独没有贡献最大的中国人。

铁路竣工给华人带来不是荣耀,而是灾难!

铁路建成后,华工没有了工作,只能另谋出路。由于中国人能吃苦,适应能力强,很容易找到工作。于是导致失业的白人仇视华工。

187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此时华人移民也到了比较高潮,于是华人就成了美国缓解社会矛盾的替罪羊,“不给华人一个工作机会”口号也是在这时提出的。

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从此,恶性排华事件日益频繁。

在排华期间,美国主流社会嘲笑华人。在美国的报刊上,华工被形容为是愚昧的、不肯被同化的、不讲卫生的、道德败坏的劣等人种,他们的服饰被嘲笑,长辩子被形容为猪尾巴。

在美国各地,排华暴行不断:1871年洛杉矶华民众骚乱,私刑处死了几十名华人;1875年加州特拉基市的中国城失火案;1877年,加州奇科市6名华人被杀;1879年,爱达荷州奥罗格兰德采矿营地5名华人被杀案;1880年,丹佛市焚掠唐人街事件;1885年,华盛顿州的伊萨夸摘啤酒花案;怀俄明州石泉城的杀几十名华人;纽卡斯尔附近的煤溪矿杀矿工案......

美国暴力排华时间之长,范围之大,人数之多,令人发指。

所以,地狱谷屠杀华人矿工,也就不足为奇,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偏偏是中国人成了替罪羊,我们可以在马克·吐温《苦行记》找到答案:

“他们(中国人)是个无害的民族,尽管白人们不理睬他们,或者像狗不如一样对待他们,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伤害人,因为他们极少想到要对哪怕是最可恶的污辱和最残酷的伤害施行报复。”

华人在国内遇事谦让和忍辱负重的美德在一些美国人眼中,是懦弱,是麻木。因为无害,即便欺压了华人,也不会造成不好的后果,白人何乐而不为呢?

他还在《苦行记》中道,在旧金山,几个白人光天化之下,把一个无辜的中国人活活砸死,尽管一大群人亲眼目睹这桩可耻的行径,居然没有人站出来干涉。当时周围也有不少同胞经过,但是没有人敢站出来,也没有任何华人团体和组织站出来!

因为我们中国人太无害,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而不去管周围的“闲事”。但是这种无害是整个民族的“大害”。

权利从来靠自己去争取,而不能靠人的赏赐。

地狱谷凶杀案,是美国地方政府掩盖最深的,凶手至今没有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件。

[Two]、中外教育改革的历史

1.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主张人的全面发展。

2.汉朝:创办太学,将其作为国家官办的比较高学府,各郡国建地方学校;以儒学为官办学校的教学内容。

3.隋唐以来:采用科举制来选拔人才,以儒学为主要考査内容。

4.宋朝:王安石变法对学校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1.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2.戊戌变法提出"废八股",培养新式人才。

3.甲午战争后,自费留学的风气日渐盛行,日本成为主要留学目的地。

4.清末(1905年),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

5.新文化运动期间,蔡元培主政北大,采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大的学术氛围活跃。

6.抗战期间,中、东部高校内迁。

1.新中国成立初,确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完成教育转型,确立教育方针,进行"教改"实验。大量工科大学相继建立。

2.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基本建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3.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大、中学校停止招生,原有教育领导体制、教学制度、招生制度被改变,造**才断层。

4.1977年恢复高考,在社会上形成"重学"之风。

5.改革开放后,"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依法治教取得重大成果,国民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就卓著。

[Three]、南宋与北宋的区别

北宋和南宋的区别主要在历史等方面不同,具体为:

〖One〗、时代不同。宋朝960年建立,1279年灭亡,其中北宋在960年以赵匡胤黄袍加身为标志建立,1127年随着金朝军队攻陷**结束;南宋在1127年以宋高帝应天登机称帝为标志开始,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Two〗、位置不同。赵匡胤发迹于宋州,定都汴梁,又称**(位于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而赵构在应天(位于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由于此时**已被占领,不得已南迁国都至临安府(位于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Three〗、经济不同。南北宋时间并没有断层和跨越,所以整体的经济形势相差并不明显,但由于时代的推进,南宋的商品经济显然更为成熟发达,且南宋定都杭州,经济重心更依靠港口,海外贸易更加发达,所以商业收入对于国家的贡献显然更大。

关于宋朝历史断层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 上一篇: 宋朝公主制服
  • 下一篇: 宋朝历史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