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县长审

侠名 2024-11-01 18:21:56 -
宋朝县长审

其实宋朝县长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古代的副县长怎么叫,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宋朝县长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古代的副县长怎么叫
  2. 知府和县令那个官大
  3. 县廨什么意思

[One]、古代的副县长怎么叫

〖One〗、古时的副县长就是县丞,正八品。

〖Two〗、县丞是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在县里地位一般仅次於县令(或县长),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主要职责是文书、仓库等的管理。后代虽有变革,如宋代曾一度废除,或以主簿兼任,但历代大多设置此一官员(一或二人),迄於清末。

〖Three〗、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描写唐朝县丞一职,有职无权,形同虚设,还要受到吏胥的欺凌,只能低首下气,使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居此亦无所作为,并以崔斯立任蓝田县丞的种种境遇为例尽情刻画,含有深刻的讽刺意味。韩愈代崔斯立发出不平之鸣,以期引起朝廷对这类事情的注意。

[Two]、知府和县令那个官大

知府和县令比起来,当然是知府官大了。我国宋代是一府管辖三州,一州管辖三县,即使在清代,一府至少也要管辖三个县,由此可见,知府的官职要比县令大得多!

[Three]、县廨什么意思

县廨,又称官府、衙署、公署、县衙等。芜湖县衙,应该是古已有之。汉代设县,有县长(令),芜湖本地曾出土有“无湖长印”(注:无湖即芜湖),三国时期孙权任命徐盛为芜湖令。作为地方主官,“临民听事”“退食晦息”之所,必不可少。东吴赤乌二年(239)创立的城隍庙也从侧面证明了县衙的存在。东晋义熙九年(413),芜湖并省入襄垣,县级政权撤销,县衙亦无复存在。五代后唐恢复芜湖县建制,直至北宋时代,地方史志上并无“芜湖县衙”的记载。

关于宋朝县长审,古代的副县长怎么叫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宋朝参禅大师
  • 下一篇: 宋朝双耳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