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对官府的称谓这个问题,古代府和衙有什么不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衙门,是唐代以来官府的统称。清代县级官府自称县署、公署或县治,俗称县衙。它是封建统治者在基层的代表——县官行使权力,也是县级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
唐朝的“府兵制度”它曾经是军队的骨干力量,最后,还是落得土崩瓦解了。府兵制度,又为“军户制度”。最初开始于“汉胡分治”的北朝时期,为了预防汉人的反抗,汉人基本不许为兵,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就逐渐成为了“军户”。这些人都会被官府列入到了名册之中世代为兵,而其他的农民则就需要缴纳赋税。这一制度,一直实行于南北朝、隋、唐时期。
〖One〗、古时候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周礼”称官府,汉朝称“官寺”,唐代以后称“衙门”。官府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多规划地集中布置,采用庭院式布局,建筑规模依其大小而定。中央大殿为主体正中,正厅为正厅,前厅为仪门、廊廊,遇有重要情况才打开正门,使用正厅。
〖Two〗、官府不属于衙门,但衙门属于官府。古代官员居住之处,官府之称。也可以说,衙门指的是某个建筑,官府指的是政府的势力。
关于唐朝对官府的称谓,古代府和衙有什么不同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