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的夏国

本站原创 2024-07-14 06:00:22 -
宋朝时的夏国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宋朝时的夏国,以及隋唐五代宋夏辽的夏是哪个夏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隋唐五代宋夏辽的夏是哪个夏
  2. 宋夏和约订立时间
  3. 辽宋夏议和背景

[One]、隋唐五代宋夏辽的夏是哪个夏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Two]、宋夏和约订立时间

〖One〗、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

〖Two〗、公元1004年,既宋真宗赵恒景德元年,雄据北方的辽朝因国内经济出现危机,为了扩大经济实力,决定南下攻宋。

〖Three〗、辽朝萧太后奉着皇帝亲征,一路所向披靡,宋朝因准备不足,被辽军杀的一败涂地。辽军势如破竹般的一直杀到了黄河边上,距离宋都汴梁已经很近了。

〖Four〗、宋真宗在衡量各种利弊得失之后,接受了寇准的建议,决定亲自北征,和辽人决一死战。宋军和辽军对峙在澶渊一带,不久宋军因仗着熟悉地理,主动出击,大败辽军。

〖Five〗、此战大长宋军士气,而辽人却人心浮动,萧太后见宋帝亲来,士气正盛,此次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了,决定和宋人议和。宋真宗也有些厌战,也欣然同意议和。

〖Six〗、宋朝派出了很有外交才能的曹利用去辽营进行议和事宜,开始萧太后以强硬的姿态对待曹利用,让这次议和是辽方做出巨大的让步,宋方也应该向辽方做出一定让步。要宋归还以被宋收复的瀛漠二州,还要向辽方贡纳岁银。

〖Seven〗、曹利用因为先前在来辽营前,寇准告诉他只能在经济上谈判,绝不能在国土上谈判,而且每年比较多只能给辽十万左右的银帛,多给就要杀头。所以曹利用的态度也十分强硬,一口回绝了萧太后关于索要瀛漠二州的无理要求,说此次前来是议和,不是求和。能谈便谈,不能谈便打。萧太后十分不满,对曹利用又诈又欺,希望能从他身上多榨些油水出来。可曹利用死抱着只出银不割地的强硬立场不放,无奈之下,辽方也只能同意不要土地只要银子了。

〖Eight〗、曹利用见辽人已经服软,便说宋方一年比较多也只能出银十万两,帛二十万匹。萧太后最后终于同意这项条款,宋辽双方以三十万达成协议,辽向宋称弟,从此罢兵北还。

〖Nine〗、这就是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澶渊之盟,但这次议和在历史上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汉民族的奇耻大辱,是汉民族衰弱的开始,和中日马关条约相提并论。

〖Ten〗、也有人认为这是审时度势的正确举动,是明智之举。但前者明显占了上风,大多数人都认为澶渊之盟是宋朝积贫积弱和不思进取的最典型的表现。当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在辽人失利的大好局面下,如果对辽实行攻势,以宋的国力是能够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可宋人失去了这次天赐良机,真是可惜。

1〖One〗、我的观点是澶渊之盟是宋朝的一次失策,因为寇准是主张进攻的,趁此次机会消灭辽人,统一漠北。可宋真宗赵恒为人胆小怕事,平庸无奇,见好就收,不想再和辽人纠缠下去,便同意和辽人议和,寇准也没有办法,只能议和。

1〖Two〗、宋真宗当时派曹利用赴辽营议和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能把岁银控制在一百万左右就已经心满意足了,结果辽人只要三十万,把宋真宗高兴坏了,更坚定他议和的决心,最后失去了这次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但说澶渊之盟是丧权辱国,并同于马关条约,我觉得有失偏颇。

1〖Three〗、马关条约是中国战败,向日本求和,全面答应日本的要求。可澶渊之盟和马关条约根本没有可比性,因为宋不是战败国,辽才是战败国,虽然宋方要向辽人付议和银,却没有割让土地,但辽方却要向宋方称弟,保证今后不再和宋朝为敌,这根本不是什么战败条约,只是双方的和平条约。

1〖Four〗、只不过是宋朝为了换取辽人不再南下的承诺,付出些了钱物而已。之所以有丧权辱国的论调,主要还是因为汉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太强,视外族为犬羊,对外族哪怕有一丝让步都会视为叛国行为而大加鞭责。民族自尊心强是好事,但这次澶渊之盟不是向外族屈服,只是议和,没有割地,也谈不上这是奇耻大辱,只是有些窝囊罢了。

[Three]、辽宋夏议和背景

〖One〗、夏宋和议,西夏建国初期与宋和议事件。西夏建国初期,为迫使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从天授礼法延祚三年至五年(1040—1042),景宗李元昊屡对宋作战,取得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3大战役的胜利,给宋朝以沉重打击。

〖Two〗、西夏也因连年战争,土地荒芜,财力不济,民不堪命。

〖Three〗、双方都希望议和,经一年多的使臣谈判,在宋对西夏岁赐、割地、弛盐禁、市易与西夏对宋不称臣、自立年号、更名号等问题上经双方讨价还价,议而不决。

〖Four〗、从天授礼法延祚六年后,由于辽国的插手,谋损害西夏而从宋得益,夏辽又因党项逃人纠纷难决,为此辽向西夏宣战,从而促成夏宋议和。七年(1044)十月,西夏遣使向宋朝进誓表:宋朝承认西夏的合法地位,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西夏对宋朝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13万疋、银5万两、茶2万斤;逢节及元昊生日,另赐礼物合计银2万两、银器2000两、绢2万疋、衣料2000疋、茶1万斤。

〖Five〗、宋允于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及高平砦(今宁夏固原)等处置榷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宋朝时的奇案
  • 下一篇: 宋朝时的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