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吴越王宋朝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北宋五帝顺序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One〗、回答如下:吴越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一带。吴越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6世纪左右,当时的吴越国是由两个部落联合而成的。
〖Two〗、到了战国时期,吴越国逐渐壮大,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吴越国在不断地与周边的大国进行战争中,也屡遭败绩。公元前473年,吴越国被楚国征服,成为楚国的附庸国。
〖Three〗、随着时间的推移,吴越国逐渐恢复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到了公元3世纪,吴越国的统治者孙权成为了东吴的建立者。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吴越国又一次被南朝梁国所征服。
〖Four〗、到了唐朝时期,吴越国重新获得了独立地位。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更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王朝。但是,到了宋朝时期,吴越国最终被宋朝所征服,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
〖One〗、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公元907年所建,国都杭州。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立国七十二年。
〖Two〗、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钱镠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契丹、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Three〗、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Liú)少时迫于生计曾为私盐贩,后投军,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剿灭地方叛臣的过程中,经过两次杭越之战占有了两浙之地,维护大唐一统。
〖Four〗、唐光启三年(887),董昌为越州观察使(今浙江绍兴),自杭州移镇浙东;唐以钱镠为杭州刺史,从此独据一方。
〖Five〗、唐景福二年(893年),钱镠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
〖Six〗、唐乾宁三年(896年),董昌称帝,钱镠劝其放弃称帝无果,遂灭董昌,得越州。
〖Seven〗、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封钱镠为越王。
〖Eight〗、907年,朱温建后梁,始封钱镠为吴越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钱氏王朝,占据了两浙十三州,成为江浙一带颇有实力的割据者。
〖Nine〗、钱镠领浙江西道、浙江东道两道节度使,设西府杭州、东府越州为道治。定都杭州。由于吴越一隅偏安东南,吴越国始终尊奉中原为正朔,梁朝封钱镠为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
〖Ten〗、吴越武肃王钱镠之后,还有四位国王,合称三代五王:
1〖One〗、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公元887年―公元941年),在位10年,字明宝,初名传瓘,即位后改名元瓘,钱镠第五子,临安人。乾宁元年,授盐铁发运巡官,迁金部郎中。天复元年,授礼部尚书。曾被宣歙观察使田頵拘为人质,几被杀,后得还。天佑二年,为检校右仆射。吴越武肃王钱镠天宝四年,进授司徒,守湖州刺史。八年,授镇海军节度使。十三年,充清海军节度使。宝大元年,充两浙节度使。宝正元年,受命监国。长兴三年春,嗣吴越王位,去国仪,用藩镇法遵中朝年号。在位十年,善事后唐、后晋政权,保土安民。先后被封为吴王、越王、吴越国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天福六年八月卒,年五十五。后晋赐谥文穆。
1〖Two〗、吴越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28年―公元947年),在位6年,字元佑,为钱元瓘第六子。941年(后晋天福六年),钱元瓘去世,钱佐继位,后晋仍封以吴越国国王。945年(后晋开运二年),派军与南唐瓜分闽国,占领福州。钱弘佐喜好读书,性情温顺,很会做诗。即位后,因尚年幼,无力控制下属的骄横,又曾宠信谄媚之人,然而终能摘奸发伏,亦不失果断。947年(后汉天福十二年,辽国会同十年),钱弘佐去世,谥忠献王,庙号成宗。因其子尚年幼,故由其弟钱倧继位。
1〖Three〗、吴越忠逊王钱弘倧(公元929年-公元971年),初名弘倧,字隆道,临安人。吴越王钱元瓘第七子,钱佐的弟弟。忠献王钱佐于947年(后晋开运四年)六月病死,钱倧继承王位,为忠逊王,在位不足一年,被三朝宿将胡进思废黜,后病死。
1〖Four〗、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公元929年-公元988年),在位30年,钱俶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镠孙,钱元瓘第九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众臣拥护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978年(太平兴国三年),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
1〖Five〗、吴越钱氏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民本"思想。钱镠常说:"民为社稷之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他不仅自己不称帝,还反对强藩称帝。他谆谆地教诫子孙要恪守臣节,要"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
1〖Six〗、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赵匡胤最后消灭了割据政权南唐,十国之中仅剩吴越国。高僧延寿乃德韶之法嗣,此时沉疴在身。吴越王钱弘俶前往探病时,对宋灭南唐危及吴越走向,征询延寿的意见,延寿则尽力劝谕钱弘俶"纳土归宋,舍别归总"。
1〖Seven〗、钱弘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镠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采纳了延寿临终遗言,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毅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入宋京开封,遵从祖训,决定纳土归宋,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悉数献给宋朝,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
第1位:赵匡胤,庙号—宋太祖,年号—建隆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960年—976年(总共16年)。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第2位:赵光义,庙号—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76年—997年(总共21年)。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
第3位:赵恒,庙号—宋真宗,年号—咸平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97年—1022年(总共25年)。赵恒爱好文学,擅长书法,《励学篇》包含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著有《御制集》三百卷传世,今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第4位:赵祯,庙号—宋仁宗,年号—天圣等(总共9个),在位时间1022年—1063年(总共41年)。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Five〗、第5位:赵曙,庙号—宋英宗,年号—治平,在位时间1063年—1067年(总共4年)。嘉祐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
关于吴越王宋朝和北宋五帝顺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