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驾崩了

网络 2024-06-28 10:20:11 -
宋朝皇帝驾崩了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宋朝皇帝驾崩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宋朝皇帝驾崩了以及宋神宗和宋徽宗的结局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宋朝下来是哪个朝代谁灭了
  2. 宋神宗和宋徽宗的结局
  3. 宋朝皇帝为什么薄葬

[One]、宋朝下来是哪个朝代谁灭了

宋朝下来是成吉思汗率领蒙古的军队,击败南宋的军队在原有的中原领土上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先后攻灭西辽一下花柯子墨清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汗的魏氏针,促使蒙古大帝国分列1260年,忽必烈称,帝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在前缘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之后,元朝持续队员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转化等地均遭失败,园长,王位混乱,政权烦面,政治中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待治。

[Two]、宋神宗和宋徽宗的结局

〖One〗、宋神宗(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即赵顼,宋英宗赵曙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神宗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熙宁变法期间先后颁布实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军事上出兵西北、拓地五州。变法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守旧派对变法的攻击一直存在,神宗摇摆于新旧势力之间,但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Two〗、赵佶(宋徽宗,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出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神宗第十一子,北宋第八位皇帝。赵佶在位期间追求奢靡、政治腐败、外交不力,以致民怨四起并埋下北宋靖康年间亡国的祸根。但赵佶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天赋非凡,独创“瘦金体”书法,《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等都是传世名作。靖康之变后赵佶被俘北上,1135年死于五国城,庙号徽宗。

[Three]、宋朝皇帝为什么薄葬

〖One〗、首先,宋陵遭到破坏和盗掘的严重程度几乎可以居于历朝帝陵之首,在某种程度上说宋陵已经不复存在了也不为过——这个话题咱们后边再聊。

〖Two〗、另一方面,就是两宋皇帝都有“薄葬”之风。就算没被破坏和盗掘,其建筑规模和文物价值也远不如其他一些在皇帝的身后事上不惜血本的王朝。

〖Three〗、宋朝从未实现过统一,但起码在开国之初的太祖、太宗两代还没放弃过雄心。所以赵匡胤和赵炅兄弟二人一边努力的整军饬武、不断的发动北伐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一边还设立了“封桩库”,积蓄了大量的金钱以备应急——当然还有传言说赵匡胤打算在最坏的情况下,拿这些钱赎回燕云十六州的土地。

〖Four〗、宋朝的文化审美与风俗习惯与别朝有很大的不同,薄葬之风就是其中之一

〖Five〗、宋朝虽然以富裕著称,但开支的庞大在历朝历代中也名列前茅,所以从立国之始就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为此,赵匡胤以身作则提倡薄葬:生前不修陵寝,死后才建陵墓。并以七个月为限——皇帝驾崩须停灵七个月,然后赶紧埋起来拉倒,这样大家都消停,还不耽误大宋朝的攒钱大业。

〖Six〗、身为大宋朝的“开山怪”,哪怕后来被自己那个野心勃勃的兄弟篡了位,但他留下的“祖训”在不危及自己的统治基础的前提下,赵炅及他的子孙们就算再不乐意也只能捏着鼻子予以认可(北宋自太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赵构,都是出自赵炅一系;从宋孝宗赵昚始,才重归赵匡胤一系)。所以相比其他王朝,两宋皇帝的身后事确实称得上寒酸,而且带动了整个两宋社会的薄葬风潮。

〖Seven〗、薄葬在两宋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乃至于后来的宋哲宗赵煦想把自己的死鬼老爹(宋神宗赵顼)埋得稍微隆重点,结果遭到了举朝上下的一致反对。大儒程颐还专门上了一道名为《代太中上皇帝书》的著名奏折,把赵煦好一顿教训:

〖Eight〗、“陛下追念先帝,圣情罔极,必欲崇厚陵寝,以尽孝心。臣愚以为违先帝之俭德,损陛下之孝道,无益於实,有累於後,非所宜也。伏愿陛下损抑至情,深为永虑,承奉遗诏,严饬有司:凡百规模,尽依魏文之制,明器所需,皆以瓦木为之,金银铜铁珍宝奇异之物无得入圹,然後昭示遐迩,刋之金石,如是则陛下之孝显於无穷,陛下之明高於旷古。至於纨帛易朽之物,亦能为患於数百年之後。”(《伊川先生文集·卷一》)

〖Nine〗、所以宋朝帝陵的规制和陪葬品的价值,往往还赶不上其他朝代的王侯。而后来被女真人撵到东南一隅的南宋皇帝们,陵寝就连他们北宋的祖先都不如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上一篇: 宋朝皇帝陵墓被杀
  • 下一篇: 宋朝皇帝顺序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