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境遇变化

AI创作 2023-12-20 07:35:52 -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境遇变化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境遇变化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境遇变化的知识,包括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真的不行了吗那它怎么还能维持那么久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安史之乱对唐朝和唐朝人民的影响有哪些
  2.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
  3.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真的不行了吗那它怎么还能维持那么久

[One]、安史之乱对唐朝和唐朝人民的影响有哪些

〖One〗、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

〖Two〗、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Three〗、第二,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

〖Four〗、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Five〗、第三,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

〖Six〗、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

〖Seven〗、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Eight〗、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

〖Nine〗、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Ten〗、第五,安史之乱,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四海南奔似永嘉”。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

[Two]、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

〖One〗、唐朝的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做了皇帝。

〖Two〗、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Three]、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真的不行了吗那它怎么还能维持那么久

可以这么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是唐朝由盛唐急转直下,大国气势逐渐一去不复返矣,并且各种危机接踵而来,大帝国不复重来!它之所以可以维持这么久,我想一句话即可回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唐朝虽然逐渐没落,然而毕竟曾经盛及一时,就好比今天的俄罗斯,虽连年经济萧条,但实力仍不可以小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境遇变化和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真的不行了吗那它怎么还能维持那么久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 上一篇: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中兴皇帝
  • 下一篇: 安史之乱后唐朝存在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