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合肥唐朝名称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安徽合肥古代叫什么城市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
〖Two〗、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安徽滁州古称“清流”、“涂中”,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自隋朝始称滁州。滁州三国设镇,南朝建州。吴风汉韵,底蕴深厚,历史上无数文人骚客,王侯将相流连于此,徘徊于山水之间。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知滁州,作“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曾任滁州太守留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滁州抗金,发出“烽火扬州路”之感喟……
〖One〗、合肥古称庐州,庐州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时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来分封,就在现在合肥这个地方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就是现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Two〗、南朝梁设合州,治于合肥。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合州为庐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庐州为庐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属贞观元年(627年)划设的淮南道。
〖Three〗、天宝元年(742年),复名庐江郡,仍治合肥,仍属淮南道。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置淮南节度使于扬州(今扬州市),庐江郡仍属之。至德二年十二月,复名庐州,仍属淮南节镇。唐代庐州治合肥,下领合肥县、舒城县、慎县、庐江县、巢县。
〖Four〗、北宋初庐州治合肥,属淮南道,县五,合肥县、舒城县、慎县(南宋绍兴三十二年避孝宗讳,改梁县)、庐江县、巢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以庐州巢县无为镇建为军,分巢县、庐江二县隶属无为军。
〖Five〗、庐州辖县三,即合肥县、舒城县、慎县。至道三年(997年),改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西路治寿州(今寿县城关镇),庐州改属淮南西路。
〖Six〗、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庐州,为南宋抗金重镇和输送抗金物资的集散地。绍兴初,为避金兵,淮西路寄治巢县(治今巢湖市区)。绍兴七年(1137年),淮西将郦琼以庐州叛降刘豫伪齐。十一年,为杨沂中收复。乾道二至五年(1166~1169年),在和州置司。五年,淮西路复治庐州。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