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香诗

网友投稿 2024-03-02 13:53:20 -
唐朝香诗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唐朝香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唐朝香诗以及仙气飘飘七律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有哪些浪漫主义诗人
  2. 形容化妆的诗词
  3. 仙气飘飘七律诗

[One]、唐朝有哪些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Three〗、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名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是中国古代前十美男,崇尚老庄,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

他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的典故皆他而来。

[Two]、形容化妆的诗词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rú,双双金鹧鸪。 点绛唇?春怨 一枝迎春,送走寒冬万里云。 一片丹心,为谁苦追寻? 问声郎君:谁是梦中人? 点绛唇,垂下云鬓,着我绿罗裙 点绛唇?西窗剪烛图 字字伤心,笔下处处留泪痕。 句句销魂,容颜尽愁损。 一语未尽,窗外西风紧。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叹红尘滚滚 汉乐府《陌上桑》中: 头上倭堕髻,耳中月明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铗jiá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嗫niè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 纤纤做细步,精妙世无双。 杜甫《新婚别》中: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杜甫《丽人行》中: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cù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阏叶垂鬓唇。

[Three]、仙气飘飘七律诗

〖One〗、2这种诗是以七言律诗为基础,加以艺术创作,通过对仙境、神话、传说等主题的描绘,表现出神秘、唯美、浪漫的情感,给人带来想象和审美上的享受。

〖Two〗、3这种诗的创作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技巧,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仙境、神话的深刻理解,从而创作出具有较高水平的仙气飘飘的七律诗。

文章分享结束,唐朝香诗和仙气飘飘七律诗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 上一篇: 唐朝马匹骑兵
  • 下一篇: 唐朝骑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