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食仆现象

网络 2024-05-28 01:37:34 -
宋朝食仆现象

大家好,关于宋朝食仆现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宋代的参知政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宋朝时候两府大臣是什么职位
  2. 宋代的参知政事
  3. 北宋增设什么为副相

[One]、宋朝时候两府大臣是什么职位

〖One〗、宋朝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政事堂)和枢密院,二府长官分别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和枢密使(知枢密院事)。二府大臣还包括副职大臣: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二府大臣合称“宰执”。

〖Two〗、宰执,又称“宰执官”,为宰相与执政官的合称,是宋元时期的政治概念。在宋代,宰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Two]、宋代的参知政事

〖One〗、副宰相,辅佐皇帝。参知政事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比较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Two〗、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扩展资料:随着宰相名称和宰辅机构的反复改变,参知政事的官称也有数次变化。

〖Three〗、神宗改制后,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代其任。

〖Four〗、建炎三年(1129)复改门下、中书二侍郎为参知政事,省去尚书左、右丞。以后沿袭不变。

〖Five〗、与两宋宰相名称相比,参知政事的改称只有一次。即从元丰五年(1082)至建炎三年(1129)之间的改称,共47年。在两宋将近320年的历史中,是十分短暂的一瞬。与参知政事一样,他们仍然被简称为“执政”。

[Three]、北宋增设什么为副相

〖One〗、北宋元丰改制前,三相俱全时,次相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置两相时,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Two〗、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后,即为“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

〖Three〗、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开始,即为“少宰、中书侍郎”。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宋朝饮品体验馆
  • 下一篇: 宋朝饭局游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