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宋朝宰辅团队,以及宋代的参知政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One〗、副宰相,辅佐皇帝。参知政事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比较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Two〗、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扩展资料:随着宰相名称和宰辅机构的反复改变,参知政事的官称也有数次变化。
〖Three〗、神宗改制后,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代其任。
〖Four〗、建炎三年(1129)复改门下、中书二侍郎为参知政事,省去尚书左、右丞。以后沿袭不变。
〖Five〗、与两宋宰相名称相比,参知政事的改称只有一次。即从元丰五年(1082)至建炎三年(1129)之间的改称,共47年。在两宋将近320年的历史中,是十分短暂的一瞬。与参知政事一样,他们仍然被简称为“执政”。
〖One〗、一门三宰相是指一个家族内前后有三人担任宰相。
〖Two〗、北宋时期的“东莱吕氏”家族就先后出了三位宰相,分别是吕蒙正、吕蒙正之侄吕夷简、吕夷简之子吕公著。
〖Three〗、吕蒙正(944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
〖Four〗、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高中状元,自此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三登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以文学致位宰辅,为人宽宏大量,“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事上有礼而敢言,待下宽厚有雅度,进退有礼,善始令终。于大中祥和四年(1011年)去逝,享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Five〗、吕夷简(978年——1044年)山东莱州人。太子太师吕蒙正之侄,大理寺丞吕蒙享之子。进士及第,至天兴元年,真宗去世,临危受命。正式拜相,多智数,善于应变,因时制宜,“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二度为相,深谋远虑,有古大臣之风烈,建功立名。“吕氏更执国柄,四世三人,世家之盛,则未之有也”。以太尉致仕,至庆历四年去世,享年六十六,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
〖Six〗、吕公著(1018——1089)字晦叔,安微寿县人,吕夷简第三子。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好学有行检,以恩荫补缺并进士及第。宦海沉浮,屡复屡夺,一切持正,以应天下之务,历辅三世,不失为守时之良相。父子俱皆位至宰相,都以司空平章军国事,奕世载美,具体而微,时人引以为荣。元祐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二。追赠太师、申国公,谥号“正献”。。
宰相开府辅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主要出现在唐朝和宋朝。其特点如下:
1.宰相开府:宰相是指朝廷中的比较高官员,开府则是指拥有军队和财政权力。宰相开府的制度,使得宰相不仅拥有政治权力,还拥有军队和财政权力,从而使得宰相的地位更加稳固。
2.辅政:宰相开府辅政的制度,使得宰相在政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皇帝的重要顾问和决策者。宰相在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3.选举制度:宰相开府辅政制度中,宰相的选拔是通过科举考试和皇帝的任命来确定的,这种选拔制度使得宰相的选拔更加公正和合理。
4.限制皇权:宰相开府辅政制度的出现,使得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宰相可以对皇帝的决策进行监督和制约,从而保证了政治的稳定和皇权的合理运作。
总之,宰相开府辅政制度的出现,使得宰相在政治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也限制了皇帝的权力,保证了政治的稳定和皇权的合理运作。
关于本次宋朝宰辅团队和宋代的参知政事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