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石鼓之谜

AI创作 2024-10-01 23:40:27 -
宋朝石鼓之谜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宋朝石鼓之谜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石鼓的典故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石鼓的典故
  2. “石鼓”产生于什么时代
  3. 石鼓文来历

[One]、石鼓的典故

〖One〗、陈仓石鼓有着一段颠沛流离的传奇故事。

〖Two〗、755年,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的长子李亨逃亡到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时,听说了陈仓石鼓的事情,感到好奇,便让地方官员将陈仓石鼓全部运下山来,送到雍城。李亨获得了陈仓石鼓后,如获至宝,一有空就和文武官员一块儿来研究、把玩石鼓上的文字。

〖Three〗、可是,没过多久,叛军就追赶到雍城附近。李亨无法抵挡叛军的攻势,便打算撤退。他不愿意陈仓石鼓落到叛军的手里,在撤退前将它们全部埋到城外的荒野地里,对外则宣称陈仓石鼓全部损毁丢失了。

〖Four〗、陈仓石鼓的第二次露面,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后。

〖Five〗、806年,陕西的地方官员,通过以前留下的资料,请人将陈仓石鼓挖掘出来,重见天日。可是,地方官员并没有对陈仓石鼓进行妥善保护。

〖Six〗、韩愈听说这件事后,专门上书朝廷,请求将陈仓石鼓转移到都城的太学府内妥善保管,并派人对石鼓上的文字进行研究。可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晚唐皇帝们,根本就没有心思来做这些文物保护工作。直到814年,曾经两次拜相的一代名臣郑余庆发现韩愈的上书后,再次进行呼吁,这才让陈仓石鼓送到了当地的孔庙里。可是,这时候10面陈仓石鼓只剩了9面,其中的乍原石鼓丢失了。

〖Seven〗、可惜的是,唐朝末年,群雄并起,战火重燃。保存陈仓石鼓的孔庙被焚毁后,9面陈仓石鼓全部被人盗走,再次“人间蒸发”。

〖Eight〗、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进入一个比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Nine〗、北宋初年,凤翔知府司马池经过一番艰难地寻找,居然找到了9面陈仓石鼓。然而,没有乍原石鼓,陈仓石鼓就是不完整的。司马池心急之下,派人仿造了1面乍原石鼓。宋仁宗喜出望外,对司马池进行了嘉奖。

〖Ten〗、可是,当宋仁宗见到10面陈仓石鼓后,很容易就发现了仿造的乍原石鼓,对司马池进行了问罪。

1〖One〗、对了,司马池有一个儿子,叫司马光。

1〖Two〗、幸运的是,1052年,北宋金石收藏家向传师在关中一家村民家里,发现了乍原石鼓。几百年间,乍原石鼓被用作舂米臼、磨刀石,上面的文字被磨去了大半,损毁严重。

1〖Three〗、好在10面陈仓石鼓终于“团圆”了。

1〖Four〗、北宋末年,宋徽宗下令将陈仓石鼓运到都城开封,命金匠在石鼓的刻文上浇涛黄金,收藏在皇宫里。然而,当“靖康之变”后,金军攻入开封,将陈仓石鼓掠走。金国人不懂陈仓石鼓的价值,将鼓上黄金刮下后,扔到了中都(北京)大兴县,不闻不问。

1〖Five〗、此后,在元朝、明朝、清朝,陈仓石鼓一直留在北京。抗战期间,陈仓石鼓曾经被运送到重庆。抗战胜利后,陈仓石鼓被送回北京。如今,陈仓石鼓早已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经历,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石鼓馆。

[Two]、“石鼓”产生于什么时代

“石鼓”是一些鼓形的花岗石,它是我国古代的文化遗宝,现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馆和孔庙。

[Three]、石鼓文来历

〖One〗、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

〖Two〗、宋代郑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论”开始盛行,清末震钧断石鼓为秦文公时物,民国马衡断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断为秦襄公时物,今人刘星、刘牧则考证石鼓为秦始皇时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宋朝石雕文案
  • 下一篇: 宋朝砚台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