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什么样的境况

本站原创 2024-02-17 12:05:22 -
唐朝什么样的境况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唐朝什么样的境况,以及安史之乱时期的环境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安史之乱时期的环境
  2. 经营惨淡中的惨淡是指什么意思
  3. 王昌龄的生存年代朝代和代表作名句分别是什么

[One]、安史之乱时期的环境

安史之乱时大唐的国家境况太平日久,国家富足,但因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

其主要境况是:〖One〗、藩镇的设立与势力坐大

。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便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使等职而兼管豁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

军事与行政的统合使得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成为唐室隐忧。

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设之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Fourteen〗、年(726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光是账面上的兵力即达18.39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开元末年,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唐玄宗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越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成就杨贵妃的祸水之名,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曾将一年各地之贡物赐予李林甫。他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

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反唐。

[Two]、经营惨淡中的惨淡是指什么意思

"经营惨淡中的惨淡"指的是在经商、经营等方面遇到困难、失败、营收下降等困境的状态,甚至是出现比困难更为严重的情况。

[Three]、王昌龄的生存年代朝代和代表作名句分别是什么

〖One〗、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Two〗、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刺史闾丘晓所杀。这点可能是唯一令我们感到遗憾的,即生的洒脱,死的不明不白。

〖Three〗、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Four〗、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Five〗、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Six〗、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Seven〗、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Three]、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Eight〗、千古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Nine〗、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Ten〗、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One〗、赏析:这是一首气魄宏伟的边塞诗。青海湖上乌云密布,皑皑雪山顿时变暗,战士在塞外孤城上还想望着遥远的玉门关。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他们虽然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不打败敌人是决不回乡的。

1〖Two〗、千古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Three〗、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Four〗、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Five〗、赏析:这首诗作者以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虽遭贬斥,但内心坦荡无愧,亲友都可放心。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境况,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白玉壶里盛着冰一样里外都洁白纯净。

1〖Six〗、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算是王昌龄最有名的一句了)

1〖Seven〗、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1〖Eight〗、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Nine〗、千古名句: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0、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2〖One〗、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Two〗、译文: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2〖Three〗、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2〖Four〗、千古名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Five〗、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2〖Six〗、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Seven〗、千古名句: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Eight〗、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Nine〗、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30、赏析:从这首可以看出,王昌龄不仅有豪迈阳刚的一面,也有细腻缜密的另一面。此诗把女性的那种外貌、体形、声音,以及女子的心理特征极其神似的描绘了出来。

3〖One〗、千古名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3〖Two〗、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3〖Three〗、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3〖Four〗、千古名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朝什么样的境况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安史之乱时期的环境、唐朝什么样的境况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上一篇: 唐朝什么样的画好卖
  • 下一篇: 唐朝什么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