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慕容家族地位

网络 2024-01-19 10:17:52 -
唐朝末年慕容家族地位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唐朝末年慕容家族地位的一些知识点,和慕容复家族史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慕容复家族史
  2. 剑宗慕容师徒是谁
  3. 求慕容姓氏的由来

[One]、慕容复家族史

〖One〗、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一心想要恢复燕国政权,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叫慕容复的人!不过历史上慕容复却是一位亡国之君,他的王朝存在三百多年,统治时间很长,同时还是慕容家族最后的一个政权,最终断送在他的手中。那么历史上的慕容复以及他的王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Two〗、慕容家族并非汉人,他们出身鲜卑族,在鲜卑族众多部落中,慕容部比较早接触汉文化,早在西晋年间就开始迁居辽东地区。当时的首领慕容涉归有两个儿子,长子慕容吐谷浑,次子慕容廆。兄弟两人原本关系很好,可是因为长子是庶子,二次子是嫡子,有这层关系,最终兄弟俩关系破裂。

〖Three〗、慕容吐谷浑率领他的部众开始西迁,后来来到西北一带,先后占据青海省、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部,称霸一方。到慕容吐谷浑的孙子叶延即位时,他以祖父的名字作为族名、国号,建立政权。而慕容廆也很有才能,到他的儿子慕容皝时,建立前燕政权,他的子孙后来又建立后燕、西燕、南燕等政权。

〖Four〗、不过慕容廆子孙后代建立的燕国政权,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已。而慕容吐谷浑建立的政权存在时间更长,自313年建立起,一直延续到663年,长达350年的时间。当时的吐谷浑政权称霸西北地区,就连后来建立西夏的党项族,都是其属族。统一北方北魏政权几次派兵讨伐,都未能灭掉吐谷浑。

〖Five〗、随着隋朝的建立,天下混乱的局面宣告终结,但吐谷浑政权仍然国力强盛、地域辽阔,并且与隋唐关系非常密切。开皇十六年,隋文帝把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慕容世伏,慕容世伏死后,他的弟弟即位,得到隋文帝的许可后,纳光化公主为妻。隋炀帝即位后,他好大喜功,扣留前来祝贺的吐谷浑太子,引发两国的战争。

〖Six〗、隋朝虽然获胜,但根本无济于事。唐朝建立之初,仍然与吐谷浑不时发生冲突。唐太宗在贞观八年,派大将李靖出征,最终打败吐谷浑,其可汗慕容伏允兵败自杀。但是唐朝并不想直接统治这一地区,于是采取羁縻的政策,让投降唐朝慕容顺做吐谷浑的可汗,并封其为西平郡王。慕容顺死后,其子诺曷钵继位,唐朝派军队帮助其稳固政权。

〖Seven〗、诺曷钵对唐朝非常感激,不仅称臣纳贡,还采用唐朝的年号。后来唐太宗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双方维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不过随着吐蕃的崛起,吐谷浑再也无法在青海地区立足,最终只好投靠唐朝。不过诺曷钵的子孙依然保留可汗的称号,慕容复就是最后一任吐谷浑可汗。

〖Eight〗、按照史料的记载,贞元〖Fourteen〗、年,唐德宗加封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卫大将军慕容复为“长乐都督、青海国王,袭可汗号”。不过慕容复应该时没有后裔的,因为在他死后,唐朝停止了册封吐谷浑可汗的封号。“吐谷浑自晋永嘉时有国,至龙朔三年吐蕃取其地,凡三百五十年,及此封嗣绝矣。”

[Two]、剑宗慕容师徒是谁

〖One〗、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

〖Two〗、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时,位居首功,拜太子左庶子,册封蔡国公。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

[Three]、求慕容姓氏的由来

〖One〗、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Two〗、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上一篇: 唐朝末年政变
  • 下一篇: 唐朝末年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