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传旨

本站原创 2024-01-11 02:53:39 -
唐朝的传旨

很多朋友对于唐朝的传旨和唐朝四司职责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穿越大唐成15岁李治的小说
  2. 叔公塔的来历
  3. 唐朝四司职责

[One]、穿越大唐成15岁李治的小说

〖One〗、叫《重生大唐之李治》,该小说简介:小李治重生之后好像变傻了,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无意之间装了一次bi。

〖Two〗、李世民看着李治却越看越喜欢,当下唤来内侍:“传旨与众臣,朕要大贺三日,为朕喜得灵童贺。”

〖Three〗、当初李治出生时大贺三日是应有之义,现在这次庆贺,明显是李世民借此来向天下人彰显他的正义,他坐上九五至尊之位是正统

[Two]、叔公塔的来历

叔公塔俗称“上贤塔”,位于文水县上贤村北,原系梵安寺附属建筑。据《文水县志》与《山西通志》记载,该塔建于北宋崇宁三年;从塔上大量的绳纹砖看来,该塔唐代已有。梵安寺塔高42米,周长26米,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塔顶无塔刹,塔基无石砌根基,整座塔矗立在灰土平面之上。在第七级上原有一座小庙,内供铁佛一尊。

上贤塔由于古塔屡次遭劫而不毁,民间便给它披上神秘色彩。相传,古代有星相家察知上贤村一带风水极佳,将出真龙天子,于是皇帝传旨命能工巧匠修建此塔以镇,故上贤塔又名“镇龙塔”。塔高耸入云,挡住了担山赶太阳的二郎神的去路。二郎神勃然大怒,挥起扁担,连击两下,将塔截为三段。塔顶落在了距上贤村15公里处的碱场村,塔根震到了2.5公里以外的冀村,只留下少半截塔身在上贤村。二郎神歇担放山的地方,因山落土,留下了两座小山,就是如今的上贤坡。

[Three]、唐朝四司职责

司记二人,正六品,掌印,宫内诸司薄书出入录记、审署加印,然后授行;

典记二人,正七品;是司记的副手;

掌记二人,正八品;也是司记的副手;

司言二人,正六品,掌宣传启奏,凡节令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

典言二人,正七品,司言的副手;

掌言二人,正八品;司言的副手;

司簿二人,正六品,掌宫人名籍登录及赐廪之事;

典簿二人,正七品,司薄的副手;

掌薄二人,正八品,司薄的副手;

司闱六人,正六品,掌宫内门阁锁匙之事;

典闱六人,正七品,司闱的副手;

掌闱六人,正八品,司闱的副手;

唐朝的传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唐朝四司职责、唐朝的传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 上一篇: 唐朝的伤害
  • 下一篇: 唐朝的佛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