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宋朝地图

网络 2025-02-15 08:59:16 -
滁州宋朝地图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滁州宋朝地图这个问题,宋朝地图所有州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滁州是个什么地方
  2. 滁州在那
  3. 宋朝地图所有州府

[One]、滁州是个什么地方

滁州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不论是从人文还是地理位置来说。滁州最有名的是宋代欧阳修被贬滁州任职期间所写的文章《醉翁亭记》。滁州近几年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东向战略融入南京都市圈。新的发展层出不穷,苏滁产业园,高铁,轻轨的开通更是为大滁州的发展提升了一个空间。

[Two]、滁州在那

滁州市滁州,古州名,州名缘于涂水(滁河)。存在于公元583年(开皇三年)至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辖域覆盖现在的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明光市张八岭以南地区、南京市浦口区西部地区。1982年,在原滁州清流县(滁县)基础上,建立了滁州市。1992年,滁州市与滁县地区合并,形成了现在的滁州市。滁州是古都金陵的江北屏障,号称“开天首郡,金陵锁钥”。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皖江城市带”北翼城市,是一座以家电设计制造及硅能技术研发为特色产业的新兴工业贸易城市。中文名称:滁州别名:涂中、新昌、南谯、永阳、清流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2市辖区,2县级市,4县政府驻地:安徽省滁州市龙蟠大道电话区号:0550邮政区码:239000地理位置: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面积:13398平方公里人口:453.354万(2010年)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南京片、扬州片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琅琊山、皇甫山、神山、韭山、明中都城、明皇陵等机场:南京禄口世界机场火车站:滁州站、滁州南站、全椒站等车牌代码:皖M市花:桂花市树:广玉兰行政区划代码:3411001.基本概况滔滔长江,奔流不息,千百年来用她甘甜的乳汁滋养着这座依江带淮的淮东文化名城——滁州。滁州南湖1.1历史文化滁州,古称“清流”、“涂中”,最早属于扬州棠邑(今南京市**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滁州市,又称“皖东”,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遥望。滁州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是为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这里临江近海,物富文昌,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知滁州,作“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著《醉翁亭记》流传千古,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滁州抗金,更发出“烽火扬州路”之感喟。滁州自古为西吴湖熟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和淮扬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熠熠生辉。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夙冠淮东”。三国东吴智囊、大都督鲁肃,宋代画家崔白,二〖Fourteen〗、孝子之朱寿昌,《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滁阳王郭子兴,大明天宁翼元帅何文辉,清代著名女学者王贞仪,上海市委书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复旦大学校长章益,著名书法家黄学江,两院院士、世界宇航科学院院士陆元九,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俊,教育家、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近代杰出建筑师吕彦直,江苏巡抚吴棠,还有诸如范常、胡松、方俊颐、吕本元、张远等名人贤士。滁州吴风汉韵,底蕴深厚,历史上无数文人骚客,王侯将领流连于此,徘徊于山水之间。金陵锁钥—清流关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任滁州太守,留恋于环滁琅琊之美景,遂著《醉翁亭记》;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知滁,感喟滁州自然风物之秀丽而作《滁州西涧》;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抗金报国,发出“烽火扬州路”之感喟;一代清官包拯任天长县令留下智断牛舌之名案;著名大文豪苏轼也曾数临滁州泼墨挥毫;西晋琅琊王司马怞南下伐吴,屯兵琅琊山中,东吴孙皓于滁州献玺,东吴灭亡,而此山亦号“琅琊”;流传大江南北、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民歌《茉莉花》也发源于滁州市天长一带,遂成皖苏民歌。数千载的岁月流转、沧海变迁,滁州,越发显得神定气闲,清新脱俗。徜徉在滁州的大街小巷,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千年文化的遗迹仿佛粒粒珍珠,遍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连缀成一幅波澜壮阔、神采毕现的历史画卷。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1.2区位交通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缘,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属长江三角洲合作核心区、“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滁州环邻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宿迁市;安徽省合肥市、淮南市、马鞍山市、蚌埠市。居民属下江民系,方言以江淮官话(下江话)洪巢片南京小片为主。滁州的交通四通八达,京沪铁路、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水蚌铁路贯穿境内,宁洛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马滁扬高速公路连接其中,所有县市区均可在半小时内驶上高速。滁宁快速通道、南京长江隧道、104国道三条快速道路不仅实现了滁州与南京的无缝对接,也加速了滁州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步伐。滁州的附近有南京禄口世界机场,南京马鞍机场航空港。水运依托滁州港,清流河、滁河航道直入长江。滁河风光1.3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滁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座以家电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和硅能技术研发为主要特色产业的新兴工业贸易城市。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皖江示范区的一翼,滁州以奋力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新起点。滁州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总产约占安徽省的七分之一,年调出商品粮总量约占安徽省的三分之一,商品率高达60%以上,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粮仓,有“安徽第一粮仓”之称。滁州年产彩电、冰箱、空调等1600多万台,其中彩电产量占了安徽省的“半壁江山”、冰箱占1/〖Three〗、家用空调占10%。滁州因为聚集了一大批诸如西门子、康佳、扬子空调等国内生产基地,还有白云、天大、全柴动力,天康,碧桂园,行田,守塑科技,东菱电器等大型企业,渐渐演变成长三角地区的家电轻工集群。近20年来,年平均经济较快增长,所辖县区有1个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部地区百强县,有4个县区先后进入全省人均20强的行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96亿元,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90.5亿元。滁州现已形成了家电、装备模具、汽车、建材、纺织、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非金属矿深加工等八大支柱产业,产业集群初步显现。尤其是以西门子冰箱、康佳彩电冰箱、扬子空调为代表的家电制造业,达到了年产各类家用电器1600万台的生产能力,被列为安徽省首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中国家电城。近来,滁州正着力打造家电信息、机械制造、硅能材料等六大千亿元产业集群。滁州稻香鱼肥、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定远县被国家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天长市被誉为“中国百合之乡”。市域内绢云母、岩盐、石膏、芒硝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居华东之冠,品质优良。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占全省1/8,粮食商品量占全省1/4。滁州拥有5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80多万名较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稳定性强。近来,全市拥有11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9个。园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近来仅开发建成6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量大。水、电、气等要素资源丰富,费用低廉。1.4城市荣誉近年来,滁州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先后被评为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浙商(安徽)最佳服务城市、深港企业投资潜力城市、苏商(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安徽省首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2010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城市、2010中国全面小康最佳投资服务城市等称号。1.5发展目标滁州市正在纵深推进工业强市、城镇化和东向发展三大战略,优化发展环境,到2020年实现推进以人口200万、城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为目标的“大滁城”建设,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南京同城发展的城市新家园、吸引东部地区的魅力花园。桃红柳绿编辑本段2.城市历史2.1名称来源“滁”最早指的是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一带地区,古称“滁邑”,至西周春秋时期,该地区多称呼为“黎”,渐次淡漠了“滁”的称谓。滁州的“滁”,在古代通“涂”字,“滁”既形声,也会意。既反映了滁州与滁河(即涂水)的密切联系,也描述了滁州“有水有山有城“的面貌。2.2建城历史滁州最早为扬州棠邑的一部分(今南京市**区)。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十月癸酉,原侨置于今来安县城顿丘山上的顿丘县改治涂中镇,置新昌郡,属徐州新昌郡顿丘县,这是今滁州市区建县之始。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迁郡、县治于涂中镇。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改新昌郡为永阳郡,并置南谯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南谯州更名滁州。此后一千多年基本保持建置,管辖清流、全椒、来安三县。民国初年撤销州制,滁州被拆分为滁县、来安县、全椒县三县。1949年设立滁县专区,辖9县。1982年滁县改称“滁州市”。1992年滁州市与滁县地区合并,辖2区6县。1993年、1994年天长、嘉山相继撤县设市,滁州市辖2区4县,代管2个县级市。2.3滁州古城滁州城范围大致为:北起北关,南抵宋城街、环城路,西达西涧路,东至东门口,即今天的老城区。南朝宋为顿丘县城,东魏为南谯州城所在地。唐以前滁州城罗城东临广惠桥(亦名泓济桥),设临清门;南抵龚家园(今古马路街南),设丰泰门。城周长3里320步。唐武德初年,罗城内设子城(今滁州中学高地处)。城周长1里160步。上有女墙。唐武德三年(620年)筑门:东门名行春;西门名鼓角。唐永徽年间(650~655年)拓建,设4门:东,通淮门;南,济江门;西,朝天门;北,望泗门。城周长7里258步。各吴敬梓纪念馆筑月城。西涧水入城,始筑上水关,拱圈3洞,半城墙半桥,上可行人。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欧阳修知滁再拓建罗城。明代南增廊,城周长9里18步。筑下水关,3拱洞。设6门:大东门名化日,小东门名环漪,大西门名永丰,小西门名观德,南门名江淮保障,北门名拱极。四周护城河阔200余步,深两人过顶,各门通河有桥。元代兵火,月城毁。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重建月城,增建窝铺12,垛3549个,角楼4座,后毁于兵燹、地震。清代几经修葺。清咸丰八年(1858年)子城尽毁。民国时期仅见南北门砖砌拱形和南门城楼,罗城墙完好,垛、铺、角楼均无存。1954年开发交通,拆去砖墙。南门至东门全辟为环城马路(即今环城路),其他各段沿护城河残垣尚可寻见。上下水关古貌完好。2000年以后,丰乐大道城墙段发生坍塌,至此滁州明城墙难觅踪迹。2.4建置沿革滁州历史建置沿革列表朝代/国家名称治所治所位置级别建立时间下辖地区隶属西周棠邑不详今南京市**区邑不详不详吴国、越国东周棠邑、椒邑不详今南京市**区、今全椒县邑前474年、前356年不详吴国、越国、楚国秦东城县不详今藕塘镇下马铺县前223年不详九江郡西汉全椒县、建阳县不详今襄河镇、今来安县水口镇东城埂、今藕塘下马铺县前206年,前173年,前122年不详九江国九江郡、淮南国九江郡、扬州九江郡新全椒县、建阳县、武城县不详今襄河镇、今来安县水口镇东城埂县9年不详扬州延平郡东汉全椒县襄河镇今襄河镇县51年,79年不详扬州九江郡、扬州淮南郡魏国全椒县襄河镇今襄河镇县220年不详扬州淮南郡吴国屯田都尉不详今全椒县都尉不详不详扬州丹阳郡西晋全椒县襄河镇今全椒县县265年,289年不详扬州淮南郡东晋南谯郡、顿丘郡不详今全椒县、今来安县郡413年不详徐州宋新昌郡顿丘县今新安镇、今琅琊区郡467年,473年顿丘县、谷熟县、酂县北徐州齐新昌郡顿丘县今琅琊区郡479年顿丘县、谷熟县、酂县北徐州梁新昌郡/南谯州顿丘县今琅琊区州502年,536年全椒县、顿丘县、北谯县、蕲县、西谯县、高塘县、平阿县、盘塘县、石城县、兰陵县、阜陵县、西华县北徐州/中央(治南京)东魏谯州顿丘县今琅琊区州549年顿丘县、乐钜县、蕲县、北谯县、西谯县、高塘县、平阿县、盘塘县、石城县、兰陵县、阜陵县、西华县中央(治南京)北齐南谯州顿丘县今琅琊区州550年顿丘县、乐钜县、蕲县、北谯县、西谯县、高塘县、平阿县、盘塘县、石城县、兰陵县、阜陵县、西华县中央(治南京)陈南谯州顿丘县今琅琊区州573年顿丘县、乐钜县、蕲县、北谯县、西谯县、高塘县、平阿县、盘塘县、石城县、兰陵县、阜陵县、西华县中央(治南京)北周南谯州顿丘县今琅琊区州579年顿丘县、乐钜县、蕲县、北谯县、西谯县、高塘县、平阿县、盘塘县、石城县、兰陵县、阜陵县、西华县中央隋滁州新昌县/清流县今琅琊区州581年,583年,605年新昌县、全椒县中央/扬州/江都郡(治扬州)唐滁州/永阳郡清流县今琅琊区州/郡620年,627年,742年,758年清流县、永阳县、全椒县扬州、淮南道、淮南节度使(治扬州)周滁州清流县今琅琊区州690年清流县、永阳县、全椒县淮南道(治扬州)吴国滁州清流县今琅琊区州907年,919年,927年清流县、永阳县、全椒县淮南节镇、清淮军(治扬州)南唐滁州清流县今琅琊区州937年,943年清流县、来安县、全椒县清淮军(治扬州)后周滁州清流县今琅琊区州957年清流县、来安县、全椒县中央北宋滁州清流县今琅琊区州960年,997年,1072年清流县、来安县、全椒县淮南道、淮南路、淮南东路(治扬州)南宋滁州清流县今琅琊区州1127年清流县、来安县、全椒县淮南东路(治扬州)元滁州/滁州路清流县今琅琊区州/路1275年,1352年,1367年清流县、来安县、全椒县江淮行省、江浙行省扬州路、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江南行省(治南京)明滁州清流县/州城今琅琊区州1368年,1382年清流县、来安县、全椒县江南行省、中书省扬州府、凤阳府、南直隶(治南京)南明滁州州城今琅琊区州1644年来安县、全椒县南直隶(治南京)清滁州州城今琅琊区州1645年,1663年,1667年,1682年,1734年,1865年,1908年来安县、全椒县江南省、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江南省安池太道、安徽省、安徽省江安十府储粮道、安徽省庐凤道、安徽省庐凤颍道、安徽省安庐滁和道太平天国滁州荃椒县今襄河镇州1853年荃椒县安徽省中华民国滁县、来安县、全椒县城关镇、新安镇、襄河镇今琅琊区、今新安镇、今襄河镇县1912年各县下辖乡镇安徽省、安徽省淮泗道、安徽省皖北行署、安徽省第四区、安徽省第五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滁县专区、滁县地区、滁州市滁县、滁州市、琅琊区今琅琊区地区、地级市1949年,1952年,1959年、1961年,1982年,1993年滁县、江浦县、**县、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县、盱眙县、嘉山县、定远县、凤阳县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徽省2.5辖域变迁历史上滁州长期作为州府一级建制,其所辖地区长期以来主要为今滁州市区、来安、全椒、南京浦口区西部地区。1992年,滁州和滁县地区合并,正式建立地级滁州市,管辖原滁州的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四县区以及后划入的天长、明光、定远、凤阳四县市。滁州在一定时期内也曾管辖今南京市江浦县(今浦口区)、**县(今**区)以及今江苏省盱眙县等地区。城市建设编辑本段3.城市布局1.城南新区(花园路以南,滁州南站以北,京沪铁路以西,西涧路以东)2.政务新区(同乐路以南,龙蟠大道以北,南谯中路以西,中都大道以东)3.城东新区(世纪大道以南,珠江路以北,杭州路以西,菱溪路以东)4.琅琊新区(世纪大道以南,清流河以北,菱溪路以西,西涧湖以东)5.南谯新区(京沪铁路以南,全椒县以北,滁宁交界处以西,马滁扬高速以东)6.城北新区(永阳路以东、以南,世纪大道以北,徽州路和池州路以西)编辑本段4.行政区划滁州市管辖2个市辖区、4个县和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市共产党委员会驻安徽省滁州市龙蟠大道。4.1市辖区滁州市市辖区概况市辖区名面积(k㎡)人口(万人)邮政编码车牌代码行政区划代码政府驻地行政中心下辖街道办事处下辖乡镇方言琅琊区180.7931.04239000皖M0、皖M〖One〗、皖M〖Nine〗、皖MA、皖MB341102琅琊新区扬子街道办事处琅琊街道、清流街道、扬子街道、西涧街道、东门街道、西门街道、南门街道、北门街道无江淮官话南京小片南谯区1187.1125.19239000皖M0、皖M〖One〗、皖M〖Nine〗、皖MA、皖MB341103南谯新区乌衣镇大王街道乌衣镇、腰铺镇、施集镇、沙河镇、珠龙镇、大柳镇、章广镇、黄泥岗镇江淮官话南京小片4.2辖县滁州市下辖县概况县名面积(k㎡)人口(万人)邮政编码车牌代码行政区划代码政府驻地行政中心下辖乡镇方言来安县148149239200皖M2341122塔山中路新安镇新安镇、汊河镇、半塔镇、水口镇、大英镇、雷官镇、施官镇、舜山镇、三城乡、独山乡、杨郢乡、张山乡江淮官话南京小片全椒县157245239500皖M3341124儒林街襄河镇襄河镇、十字镇、古河镇、大墅镇、武岗镇、马厂镇、石沛镇、西王镇、六镇镇、二郎口镇江淮官话南京小片定远县299893.8233200皖M5341125城东新区定城镇定城镇、炉桥镇、藕塘镇、张桥镇、蒋集镇、朱湾镇、连江镇、仓镇镇、永康镇、池河镇、桑涧镇、大桥镇、吴圩镇、界牌集镇、西卅店镇、三和集镇、能仁乡、二龙乡、范岗乡、严桥乡、拂晓乡、七里塘乡江淮官话合肥小片凤阳县1949.573233100皖M6341126府东街府城镇府城镇、武店镇、西泉镇、刘府镇、大庙镇、殷涧镇、总铺镇、红心镇、板桥镇、官塘镇、枣巷镇、临淮关镇、大溪河镇、小溪河镇、黄湾乡江淮官话、中原官话4.3县级市滁州市代管的县级市概况县级市名面积(k㎡)人口(万人)邮政编码车牌代码行政区划代码政府驻地行政中心下辖街道办事处下辖乡镇方言天长市177062239300皖M4341181广陵路天长街道办事处天长街道秦栏镇、铜城镇、汊涧镇、大通镇、杨村镇、石梁镇、金集镇、冶山镇、郑集镇、张铺镇、新街镇、永丰镇、万寿镇、仁和集镇江淮官话扬州小片明光市233564.3239400皖M7341182广场路明光街道办事处明光街道、明东街道、明西街道、明南街道三界镇、管店镇、涧溪镇、石坝镇、苏巷镇、桥头镇、古沛镇、潘村镇、柳巷镇、自来桥镇、女山湖镇、张八岭镇、泊岗乡江淮官话南京小片蔚然深秀湖注:『1』琅琊区、南谯区行政驻地近期将迁至琅琊新区、南谯新区;『2』皖M8牌照开头的均属出租车,牌照号未计入自选车牌;『3』凤凰街道办事处由滁州经济开发区托管;『4』相关数据均引自地方政府官方网站资料。编辑本段5.自然地理5.1地形地貌滁州市域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滁州市区与来安、全椒县以及天长部分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明光市、凤阳等县属于淮河流域。全市地貌大致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地势西高东低,全市比较高峰为南谯区境内的北将军岭,海拔399.2米,围绕丘陵分布的平台和波状起伏地带,构成岗地区,滁河、淮河沿岸和女山湖、高邮湖的滨湖地带是主要的平原区。5.2气象水文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比较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梅雨期长23天。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滁河两岸5.3河流县市区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天长明光河流清流河、沙河清流河、滁河、沙河来安河、滁河、清流河、向阳河、施河滁河、襄河、马厂河、管坝河池河、窑河、天河、马桥河淮河、板桥河、小溪河、濠河、天河、池河白塔河、铜龙河、秦栏河、川桥河、杨村河淮河、护岗河、池河、南沙河、涧溪河、石坝河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淮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5.4湖泊、水库县市区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天长明光湖泊西涧湖、凤凰湖无无无无花园湖高邮湖、沂湖、烂泥湖、洋湖、沙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荷花池、抹山湖水库金歪桥沙河集、金歪桥、黄栗树、得胜、郎峰、刘陈、樟木山、红石沟、独山、红花桥、二郎屯仓、釜山、小山、车冲、时湾、大河桥、东寺港、陈郢、平洋、练子山、红丰、邢港黄栗树、上石坝、土桥、马厂、岱山、锥集、三湾、丰产、赵店、官渡、东风、瓦山城北、解放、大石塘、齐顾郑、双河、大俞、芝麻、孙集、蔡桥、湾孙、小李、仓东、南店、桑涧、新集、郎峰、墩子王、岱山、黄桥、青春燃灯、鹿塘、凤阳山、官沟安乐、大通、刘跳、跃进、尚武、魏桥、釜山、三墩、中坝、川桥、高峰、东风、墩子、岗陈、大涧口、官塘涧、小洼子、谕兴、官桥、大洼子石坝、林东、燕子湾、分水岭5.5山脉县市区琅琊南谯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天长明光山脉琅琊山皇甫山张八岭、乌龙山神山、玉屏山江淮分水岭韭山、凤阳山无张八岭

[Three]、宋朝地图所有州府

〖One〗、下面所列根据《宋史-地理志》记载总结(黄色背景的为南宋时期的建置名称或统计)

〖Two〗、京东东路(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八):

〖Three〗、青州(北海郡,镇海军节度,建隆三年以北海县置军,淳化五年改军名,庆历二年初置京东东路安抚使)

〖Four〗、密州(本防御州,开宝五年升安化军)

〖Five〗、济南府(济南郡,兴德军节度,本齐州,政和六年升府)

〖Six〗、潍州(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乾德三年升州)

〖Seven〗、淮阳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以徐州下邳县建军)

〖Eight〗、京东西路(府四州五军一,县四十三:

〖Nine〗、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节度,本唐宋州,景德三年升府,大中祥符七年建为南京)

〖Ten〗、袭庆府(鲁郡,泰宁军节度,本兖州,政和八年升府)

1〖One〗、兴仁府(济阴郡,彰信军节度,本曹州,崇宁元年升府)

1〖Two〗、东平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本郓州,宣和元年改府)

1〖Three〗、徐州(彭城郡,武宁军节度,本京东路,元丰元年割隶京东西路)

1〖Four〗、拱州(宝庆军节度,本开封府襄邑县,崇宁四年建州)

1〖Five〗、广济军(乾德元年置发运务,开宝九年改转运司,太平兴国二年建军)

1〖Six〗、京西北路(府四州五军一,县六十三):

1〖Seven〗、河南府((洛阳郡,因梁晋之旧为西京)

1〖Eight〗、颍昌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本许州,元丰三年升府,崇宁四年为南辅)

1〖Nine〗、淮宁府(淮阳郡,镇安军节度,本陈州,宣和元年升府)

20、顺昌府(汝阴郡,元丰二年升顺昌军节度,旧颍州,政和六年改府)

2〖One〗、滑州(灵河郡,太平兴国初改武兴军节度)

2〖Two〗、信阳军(同下州,开宝九年降为义阳军,太平兴国元年改信阳军)

2〖Three〗、京西南路(府一州七军一,县三十一):

2〖Four〗、襄阳府(襄阳郡,山南东道节度,本襄州,宣和元年升府)

2〖Five〗、金州(安康郡,乾德五年改昭化军节度)

2〖Six〗、光化军(同下州,乾德二年,以襄州阴城镇建为军)

2〖Seven〗、河北东路(府三州十一军五,县五十七):

2〖Eight〗、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

2〖Nine〗、开德府(澶渊郡,镇宁军节度,本澶州,崇宁五年升府)

30、河间府(河间郡,瀛海军节度,本瀛州,大观二年升府)

3〖One〗、冀州(信都郡,庆历八年,升安武军节度)

3〖Two〗、雄州(政和三年,赐郡号曰易阳)

3〖Three〗、霸州(政和三年,赐郡号曰永清)

3〖Four〗、清州(本乾宁军,大观二年升州,赐郡号曰乾宁)

3〖Five〗、信安军(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砦建破虏军,景德二年改军名)

3〖Six〗、保定军(太平兴国六年,以涿州新镇建平戎军,景德二年改军名)

3〖Seven〗、保顺军(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三十里)

3〖Eight〗、河北西路(府四州九军六,县六十五):

3〖Nine〗、真定府(常山郡,本镇州,庆历八年改府)

40、中山府(博陵郡,定武郡节度,本定州,政和三年升府)

4〖One〗、信德府(钜鹿郡,本邢州,宣和元年升府)

4〖Two〗、庆源府(赵郡,庆源军节度,本赵州,宣和元年升府)

4〖Three〗、浚州(平川军节度,本滑州黎阳县)

4〖Four〗、保州(本莫州清苑县,太平兴国六年建州,赐郡号曰清苑)

4〖Five〗、河东路(府三州〖Fourteen〗、军八,县八十一):

4〖Six〗、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紧州,元丰年间升府)

4〖Seven〗、隆德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本潞州,崇宁三年升府)

4〖Eight〗、平阳府(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政和六年升府)

4〖Nine〗、府州(靖康军节度,政和五年赐郡号曰荣河)

50、威胜军(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

5〖One〗、平定军(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砦建为军)

5〖Two〗、岢岚军(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军)

5〖Three〗、庆祚军(政和三年以赵城造父始封之地升军)

5〖Four〗、陕西永兴军路(府四州十五军五,县九十)

5〖Five〗、延安府(延安郡,彰武军节度,本延州,元祐四年升府)

5〖Six〗、庆阳府(安化郡,庆阳军节度,本庆州,宣和七年改府)

5〖Seven〗、清平军(本凤翔府盩厔县清平镇,大观元年升军)

5〖Eight〗、绥德军(本唐绥州,元符二年改军)

5〖Nine〗、陕西秦凤路(府一州十九军五,县四十八):

60、秦州(天水郡,雄武军节度,旧置秦凤路经略安抚使)

6〖One〗、西安州(元符二年以南牟会新城建州)

6〖Two〗、巩州(熙宁五年以秦州古渭砦为军,崇宁三年升州)

6〖Three〗、镇戎军(本原州高县地,至道三年建为军)

6〖Four〗、德顺军(庆历三年即渭州陇干城建为军)

6〖Five〗、两浙路(府二州十二,县七十九)

6〖Six〗、临安府(余杭郡,临海军节度,本杭州,建炎三年升府)

6〖Seven〗、平江府(吴郡,平江军节度,本苏州,政和三年升府)

6〖Eight〗、镇江府(丹阳郡,镇江军节度,本润州,政和三年升府)

6〖Nine〗、嘉兴府(本秀州,政和七年,赐郡名曰嘉禾,庆元元年,以孝宗所生之地升府。嘉定元年,升嘉兴军节度)

70、湖州(吴兴郡,景祐元年升昭庆军节度。宝庆元年改安吉州)

7〖One〗、绍兴府(会稽郡,镇东军节度,本越州,绍兴元年升府)

7〖Two〗、庆元府(奉化郡,奉国军节度,本明州,绍熙五年,以宁宗潜邸升府)

7〖Three〗、瑞安府(永嘉郡,本温州,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

7〖Four〗、建德府(新定郡,遂安军节度,本睦州,宣和三年改严州,咸淳元年升府)

7〖Five〗、淮南东路(州十军二,县三十八;州九军四)

7〖Six〗、扬州(广陵郡,淮南节度,建炎元年升帅府)

7〖Seven〗、安东州(本泗州涟水县,太平兴国三年置军,景定初升安东州)

7〖Eight〗、淮南西路(府一州七军二,县三十三;府二州六军四):

7〖Nine〗、寿春府(寿春郡,忠正军节度,本寿州,政和六年升府)

80、安庆府(本舒州,同安郡,德庆军节度,绍兴十七年改安庆军,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府)

8〖One〗、江南东路(府一州七军二,县四十三;府二州五军二):

8〖Two〗、宁国府(本宣州,宣城军,宁国军节度,乾道二年以孝宗潜邸升府)

8〖Three〗、南康军(本江州星子县,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

8〖Four〗、江南西路(州六军四,县四十九;府一州六军四):

8〖Five〗、隆兴府(本洪州,豫章郡,镇南军节度,隆兴三年以孝宗潜邸升府)

8〖Six〗、赣州(本虔州,南康郡,绍兴二十二年改名)

8〖Seven〗、瑞州(高安郡,本筠州,宝庆元年避理宗讳改名)

8〖Eight〗、荆湖北路(府二州十军二,县五十六;府三州九军三)

8〖Nine〗、德安府(安陆郡,安远军节度,本安州,咸和元年升府)

90、常德府(武陵郡,常德军节度,本朗州,大中祥符五年改鼎州,乾道元年以孝宗潜邸升府)

9〖One〗、荆湖南路(州七军一监一,县三十九;府一州六军二监一)

9〖Two〗、宝庆府(本邵州,邵阳郡,宝庆元年以理宗潜藩升府,淳祐六年升宝庆军节度)

9〖Three〗、福建路(州六军二,县四十七;府一州五军二)

9〖Four〗、建宁府(本建州,建安郡,端拱元年升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以孝宗旧邸升府)

9〖Five〗、成都府路(府一州十二军二监一,县五十八;府三州十一军二)

9〖Six〗、成都府(本益州,蜀郡,剑南西川节度,太平兴国六年降州,嘉祐五年复府)

9〖Seven〗、崇庆府(本蜀州,唐安郡,绍兴十年以高宗潜藩升崇庆军节度,淳熙四年升府)

9〖Eight〗、嘉定府(本嘉州,犍为郡,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府,开禧元年升嘉庆军节度)

9〖Nine〗、潼川府(梓潼郡,剑南东川节度,本梓州,重和元年升府)

100、遂宁府(遂宁郡,武信军节度,本遂州,政和五年升府)

10〖One〗、顺庆府(南充郡,本果州,宝庆三年以理宗初潜之地升府)

10〖Two〗、怀安军(乾德五年以简州金水县建为军)

10〖Three〗、宁西军(本广安军,咸淳二年改名)

10〖Four〗、利州路(府一州九,县三十八;府三州十二军二):

10〖Five〗、兴元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

10〖Six〗、隆庆府(本剑州,普安郡,隆兴二年以孝宗潜邸升普安军节度,绍熙元年升府)

10〖Seven〗、同庆府(同谷郡,本成州,宝庆元年以理宗潜邸升府)

10〖Eight〗、沔州(顺政郡,本兴州,开禧三年改)

10〖Nine〗、夔州路(州十军三监一,县三十二;府三州八军三监一)

1〖Ten〗、绍庆府(本黔州,黔中郡,武泰军节度,绍定元年升府)

11〖One〗、咸淳府(本忠州,南宾郡,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

11〖Two〗、重庆府(本渝州,巴郡,崇宁元年改恭州,后以光宗潜邸升府)

11〖Three〗、广南东路(府一州〖Fourteen〗、,县四十三;府三州十一):

11〖Four〗、肇庆府(高要郡,肇庆军节度,本端州,重和元年升府)

11〖Five〗、德庆府(本康州,晋康郡,绍兴元年以高宗潜邸升府,〖Fourteen〗、年置永庆军节度)

11〖Six〗、英德府(本英州,宣和元年,赐郡名曰真阳,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府)

11〖Seven〗、贺州(临贺郡,本属东路,大观二年五月,割隶西路)

11〖Eight〗、广南西路(州二十五军三,县六十五;府二州二十军三):

11〖Nine〗、静江府(本桂州,始安郡,静江军节度,绍兴三年以高宗潜邸升府)

120、庆远府(本宜州,龙水郡,庆远军节度,咸淳元年以度宗潜邸升府)

12〖One〗、南宁军(本儋州,熙宁六年废州为昌化军,后改名)

12〖Two〗、吉阳军(本崖州,熙宁七年废为朱崖军,后改名)

12〖Three〗、燕山府(唐幽州,契丹建为南京,寻改燕京,宣和四年改燕山府)

12〖Four〗、经州(本蓟州玉田县,宣和六年置)

12〖Five〗、云中府(唐云州,契丹建为西京。宣和三年,始得云中府、武、应、朔、蔚、奉、圣、归、化、儒、妫等州,所谓山后九州也。寻为金人所取)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滁州宋朝地图和宋朝地图所有州府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 上一篇: 忆宋朝李师师
  • 下一篇: 汉家宋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