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国政

原创编辑 2024-01-10 13:05:56 -
唐朝的国政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唐朝的国政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唐朝的国政以及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2. 请问,按照大唐的规定男子几岁算成年人
  3. 政事堂是如何设立的

[One]、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中书省(传承皇帝诏令、草拟诏书)、门下省(审核驳正后交皇帝批准)、尚书省(接受皇帝诏令,负责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一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集权性质,中央集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三省六部制,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完善。

[Two]、请问,按照大唐的规定男子几岁算成年人

〖One〗、古代的成年礼,为男子冠礼,女子笄礼,一般来说冠礼在男子二十岁时,笄礼。在女子15岁时举行。

〖Two〗、按周制,男子二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冠礼,传说周文王十二时而冠礼,成王十五岁而冠礼。

〖Three〗、然后世因时因地而有变化,民间至十五岁至二十岁举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后,多移至娶妇前数日或前一日举行。

[Three]、政事堂是如何设立的

(zhengshitang)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比较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执掌封驳之权的门下省转至草拟诏书的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所设吏员,地位至重。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唐前期为专人,肃宗以后改为轮代,以防秉笔宰相借执政事笔之权,独揽大权之弊。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唐朝的国政和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 上一篇: 唐朝的国夫人有多少封地
  • 下一篇: 唐朝的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