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余秋雨谈宋朝和余秋雨经典名句苦难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如果说有一种人生,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历尽世间的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有人说是李叔同,我却想到苏东坡。
〖Two〗、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也说过,他最喜欢的文学家是苏东坡,最喜欢的作品是苏东坡贬谪黄州写下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Three〗、相比较而言,我似乎更喜欢东坡先生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Four〗、就像名垂千古的苏轼,即便生活再困难,境遇再坎坷,苏轼依然是苏轼
〖One〗、【1】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Two〗、【2】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Three〗、【3】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
〖Four〗、【4】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Five〗、【5】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比较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得高调的人一定是让别人受了苦。
〖Six〗、【6】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Seven〗、【7】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Eight〗、【8】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
〖Nine〗、【9】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Ten〗、【10】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取、探寻、猜测、想像都生气勃勃。
1〖One〗、【11】万般皆空无喜无悲唯余秋山雨雾缥缈依稀;
1〖Two〗、千载如梭无生无灭只剩月夜鸟声朦胧凄迷。
1〖Three〗、【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比较多的提问。?
1〖Four〗、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1〖Five〗、【13】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1〖Six〗、【14】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1〖Seven〗、【15】人生就是这样,年少时,怨恨自己年少,年迈时,怨恨自己年迈,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处于一种相对冷静的疏离状态和评判状态,思考着人生的怪异,然后一边慰抚年幼者,一边慰抚年老者。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义上的魅力,就在于这双向疏离和双向慰抚吧。因双向疏离,他们变得洒脱和沉静;因双向慰抚,他们变得亲切和有力。但是,也正因为此,他们有时又会感到烦心和惆怅,他们还余留着告别天真岁月的伤感,又迟早会产生暮岁将至的预感。他们置身于人生涡旋的中心点,环视四周,思前想后,不能不感慨万千。
1〖Eight〗、【16】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1〖Nine〗、【17】还历史以真相,还生命以过程。
20、【18】人这个字倘若总被大写,宽大的羽翼也会投下阴影。时代到了这一天,这群活活泼泼的生灵要把它析解成许多闪光的亮点。有多少生灵就有多少亮点,这个字才能幻化成熙熙攘攘的世界。
2〖One〗、【19】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
2〖Two〗、【20】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甚么呢?如果辉煌的历史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