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朝亳州农业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亳州在唐代的称呼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李绅(772—846)汉族,唐朝亳州谯县(今亳州人),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One〗、亳州又被简称为亳,是我国安徽省的地级市,它总面积达2226平方公里,近来共有三个县和一个直辖区。亳州历史非常悠久,在公元前16世纪的时候,商汤曾在此建都,在隋朝的时候又被称为“谯郡”,至唐朝才又被改回原名亳州。
〖Two〗、1948年亳州解放之后,正式成立亳州市,到1986年时,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正式称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且亳州与黄山遥相呼应,又“南黄山,北亳州”的说法,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亳州。唐武德四年(621年),谯郡更名为亳州,下辖谯县(今谯城区)、山桑县(今蒙城县)、城父县(今谯城区城父镇)、临涣县(今安徽濉溪临涣镇)、酂县(今河南永城酂城镇)、鹿邑县(今河南鹿邑县西南)、永城县(今河南永城)、真源县(今鹿邑县)8县。
关于唐朝亳州农业,亳州在唐代的称呼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