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唐朝全国遍设驿站的原因的一些知识点,和古代每隔多远设置一个驿站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由于文献记载粗略,秦汉时邮亭、驿置的人员夫马配备不能详知,仅知驿有承驿吏;亭有亭长、亭掾、亭父、亭卒、亭候、鼓吏等人员设置。亭长乃一亭之长;亭掾管文书档案;亭父管“开闭扫除”;亭卒管支应各项差务;亭候管治安;鼓吏掌握作息时间。从亭的人员配备看,驿站亦应配有相关人员,但具体职务名称不详。唐代馆驿的人员夫马配备如下:
〖Two〗、驿长,驿长乃一驿之长,初称“将”,以州、县富强之家充任。至唐代宗时,始“以吏主其事”,有了驿长之名。其职责为:负责官方文书及军情、急报的传递;乘驿官使的接待;驿卒的管理;驿舍的修缮及驿马、驿船的补充。同时,并要例行做许多表报工作,如呈报驿马、驿驴的死损、肥瘠数目;馆驿经费的支出和余存;估报人员食粮及牲畜草料等。驿马、驿驴若有死亡,驿长有赔补责任。京畿地区驿事繁忙,驿长工作相当辛劳。柳宗元在《馆驿使壁记》中述:“告至告去之役,不绝于道;送往迎劳之礼,无旷于日。”
〖Three〗、驿夫,驿夫又称驿卒,即马夫、水夫及其他杂役人员,由民役承担。依规定丁男每年服役20天;有事加役者,外加15天;但比较多不超过50天。服役者先富强户,后贫弱户;先多丁户,后少丁户。各家人丁轮番服役。农忙时,抽富家多丁户;农闲时,抽贫家少丁户。
〖Four〗、各驿驿夫数额,按额定驿马配备,大体3匹驿马配备驿夫1人;每只船配船夫3人。计陆站都亭驿25人;诸道一等驿20人;二等驿15人;三等驿10人;四等驿6人;五等驿4人;六等驿2人。水陆相兼驿即关津渡口,一般配水夫3名至5名。
〖Five〗、北宋时每驿置军吏1人,驿卒20人。驿夫由军卒充替,不准役用民力。
〖Six〗、元代改驿称“站”或马站。陕西境内有马站80处,水站1处。每站有驿令、驿丞、提领和百户,分管各项事务。
〖Seven〗、驿令是驿站首脑,驿丞襄理驿务,提领专管车马,百户为“百夫之长”,于站户内选充,为驿站司库人员。守仓库的人称库子,归百户领导。并设首思官掌管饮食供应。驿官任期3年,期满更换。
〖Eight〗、征派民役到驿站充役者称站户。站户一经编入户籍,终身服役;其户不绝,则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站户负责为驿站置办马、骡、车、船,并自备一切什物费用。各站站户,多少不等,多者二三千,少者数十或一二百户。站户按十进制编制,十户为一甲,有牌头,即十户之长,管站马供应。十甲设百户。站户除供应交通工具及服杂役外,并要供应来往使臣饮食。由于官吏贪暴,站户负担没有定额,往往倾家荡产,离家逃亡,至为凄惨。
〖Nine〗、明代驿站设驿丞1人,无品级,来源多为承差,管驿站迎送之事。任职3年,即可赴吏部听选。驿丞选自民间殷实之家,择其才貌可用者,县申州、州申府、府申布政司,方许收参。也有朝官贬为驿丞的。偏远地区亦有未设驿丞者,由卫所百户为驿官。驿丞虽官卑职微,但责任重要,迎送对象多是显官大吏。除驿丞外,通常并有1名吏员协助驿丞工作。驿吏需任职9年方为期满。
〖Ten〗、明驿除管理人员外,另有夫役。夫役又称驿卒,数额庞大,来源复杂。有常年在驿站服役的职业驿卒,有自备口粮轮番到驿站服役的贫苦农民,有抽调的边防戍卒,亦有发配到边远驿站的刑徒。夫役分工较元代站户更为细密,有马夫、驴夫,马头、驴头。马夫驴夫管饲养马驴,答应差事。马头驴头管收买马驴和杂物。车夫、厨夫各有专司。库子分为廪米库子、铺陈库子、草料库子。斗级和防夫负责驿站及仓库安全。看囚夫负责过往囚犯的看管。轿夫、杠夫是最劳苦的夫役。
1〖One〗、清承明制,仍设驿丞,但乾隆中叶以后改由地方官兼理。驿有马夫、杠夫、募夫等夫役。在一些富庶州县,要抽调一些驿马、驿夫协济贫穷地区的驿站。
1〖Two〗、宋、元、明、清时期于驿站之外有递铺之设。宋代递铺设铺长、铺卒。铺卒人数,因路的冲僻而不同,僻路每铺4人至5人,一般有12人;冲路每铺铺卒多达百余人。《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记:“郝州四路,半当冲要,尝以闲慢路分递铺兵卒之半,贴冲要二路,每铺得百人,每三人挽车载物。”
1〖Three〗、元代于州县各铺设铺司、铺兵。铺兵,要路每铺10人,僻路每铺4人至5人。铺兵是徭役的一种,凡充铺兵者,可免除其他杂役。
1〖Four〗、明初沿袭元代,置递铺,设铺兵、铺卒。但中叶以后,由于公差频繁和官吏玩忽职守,紧要公文,改派专差经由驿路传递,急递铺形同虚设,有的并入驿站。
1〖Five〗、清代仍设递铺。雍正年间陕西省共设递铺715处,铺司铺兵共2629人。府、州、县治所设总铺,四乡设递铺。多者30余铺(如商州设31铺),少则1铺至2铺(如潼关厅只设1铺)。铺兵一般每铺20人至30人,多则50余人。至光绪年间,全省递铺减少至563处,铺兵减少为1861人。清朝后期,州县未见总铺之设,只设在城铺,其职责相当于总铺。
1〖Six〗、明代和清代在一些主干驿路有递运所设置,专司官物运输。递运所一般有牛200头左右,供驾车用。每大车1辆,载粮15石者,配车夫3人,牛3头,布袋10条。小车1辆,载粮3石者,配车夫1人,牛1头。大车比较节省人力与牛只。
1〖Seven〗、清康熙年间递运所设有募夫,人数多者如西安递运所有募夫300人;少的如黄霸递运所,只有募夫42人。全省17个递运所共有募夫2487人,平均每所140余人。至雍正年间,开始裁汰递运所,如潼关递运所并入潼关驿;停口递运所并入长武县宜禄驿管理。全省递运所夫役减至1768人。西安递运所只有夫役210人,取消了牲畜。光绪以后,递运所全部裁并归驿,所有募夫、所夫一并移交驿站使用。随着驿站的日趋衰败,驿铺、递运所均告消失
〖One〗、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
〖Two〗、汉代为在交通要道上隔几十里设一驿(一般为30里),唐代还有水驿;宋代20里有歇马亭、递铺,60里有馆,明代每10里有急递铺。盛唐开元年间,全国设陆驿一千三百余所,水驿二百六十余所,水陆驿约七十余所。驿站遍布全国,每三十里一站。
〖Three〗、驿站简单讲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以后功能逐步有所展,最后被新生事物取代。
〖Four〗、辽宁地区出现文字记载的驿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经总要》中曾提到过唐代的营州道上所设的驿站:“因受(今朝阳市)东百八十里,九递至燕郡城(今义县),自燕郡城东行,经汝罗守捉(今北镇),渡辽河十七驿至安东都护府(今辽阳市)约五百里”。
〖Five〗、这里所说的九递十七驿虽无具体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驿站的设置已经达到了辽东。到了辽代,中京大定府至**辽阳府之间设置了驿站,有〖Fourteen〗、处驿馆。到金代时,则在上京会宁府至燕京之间,沿辽西傍海道设置了驿站。为了适应军事需要,加强通信联络,金效仿宋王朝在辽宁地区建有的递铺。
〖Six〗、递铺一般建在有驻军的主要交通线附近,好像一个方形的小堡,四角插着黑旗。铺与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严密,具有军事性质。这时的递铺和驿站归朝廷统属兵部领导。驿站按照朝廷所规定的标准供应给过往官员的食宿和车马。
〖Seven〗、到了元王朝,由于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了驿站制度,这也成为它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这时驿站也叫“站赤”,实际“站赤”是蒙古语驿站的译音。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文件讯息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不能停歇,“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