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临汾宋朝叫什么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三国时候临汾称什么州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临汾作为尧帝故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硕的临汾,一直有一首关于鼓楼的民谣,流传了千百年:“平阳府有个大鼓楼,半截盖在天里头”。这里的平阳府指的是哪里呢?据史料《辞源》记载:今之临汾,“相传古帝尧之所都”。因其地在平水之阳,又在黄河东侧,故名平阳。也就是说民谣中传唱的“半截盖在天里头”的鼓楼,指的就是如今屹立在临汾市中心的地标建筑——鼓楼。
只是,如今高大雄踞的鼓楼,其前身却是用来治理水患而建筑的高台——“揖让台”。相传,4000多年前尧帝当政时,黄河从孟门(今山西省柳林县西北23公里处的黄河之滨)沿山谷东流,倒流的洪水进入汾河,汾河水位暴涨,洪水淹及尧都,尧都百姓广受水患,尧帝为了指导百姓治理洪水,在汾河东岸建造一个高台,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国事。当年尧帝将天子宝位,禅让给舜也是在此台举行,所以一直相传此台为“揖让台”。后人为了纪念尧帝,在揖让台的地址上修建鼓楼,整个楼形以“尧”字为标准。
据铁佛寺的碑碣记载:清康熙三〖Fourteen〗、年(1695),临汾发生了8级大地震,地震后,临汾“寺庙倾塌,民舍无存,压死男女不可胜记”。当然,鼓楼也难逃厄运。7年后,新任知府刘棨到任,看到鼓楼的惨景十分叹息,深感责任重大,当即决定筹资谋划重建。由于震后百废待兴,工程历时近三年,到丁亥年春(公元1707年)竣工。后刘棨受百姓所托,将鼓楼取名叫“大中楼”。意为:“居中四达”,表里山河是其一。其二,尧对舜讲:“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允执其中”就是忠实地执行中道,为大众办事无偏无私,只有“大中”,才能安邦富民,永享天禄,故为“大中楼”。
历经岁月蹉跎洗礼,如今鼓楼依旧龙盘虎踞,冲天而立,后人往来穿梭于脚下,赞其巍峨,感其敦厚。但它究竟始建于何代,并无文字记载。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平阳鼓楼有金代改建取名钟楼之说,且楼上悬有金明昌七年(1196)铸造5000斤重的大铁钟一口,以此前推,鼓楼最晚建于北宋时期。(据《临汾市志》记载:鼓楼应建于北宋(960——1279年)时期。但也有众多民间考究,称其建于北魏(386——534)时期。)
因尧帝发明创造了阴历计时,所以楼整体造型为四方四正,象征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基座每面为12丈(1丈=10尺=3.3米),象征12个月;高24丈,象征24节气。
山西临汾古代叫尧都平阳。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通讯便捷。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临汾“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晋南威风锣鼓是临汾一带由锣、鼓、铙、镲四种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地方传统打击乐艺术形式。威风锣鼓主要分布在山西晋南地区,尤其是在临汾市的汾西县、洪洞县、霍州市等地流传最广。由于其鼓声如雷,钹音清脆,锣鸣镗镗,威风凛凛,所以叫做威风锣鼓。其中,汾西县的下团柏村更是威风锣鼓之村,下团柏村威风锣鼓有着“华夏第一鼓”的美誉
晋南花鼓起源于万荣县,后来流行于整个晋南地区。据说晋南花鼓是在明朝时期由安徽凤阳逃荒的人们将它带到了万荣县。万荣花鼓表演有三种形式:高鼓(鼓置于胸前),低鼓(鼓置于腰间)和多鼓(身体携带多面鼓)。表演者边敲边舞,通常还伴有大锣和铙钹。象木偶戏一样,皮影戏也常常演出一段民间故事。戏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制成,它们的轮廓被投影到屏幕上。表演者在幕后为戏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炕画内容丰富,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种典型的刺绣作品是枕头,有的设计成两只虎头、一只人脸虎头、一只鱼尾虎头或一只青蛙。现在,刺绣更广泛地作在垫子、鞋垫、钱包和旅游纪念品。用于典礼的刺绣作品主要有挂在庙宇上的垂帘和殉葬衣服。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
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年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门窗上,有的则用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会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荣华。在寒食节时,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据说,吃掉“蛇头”便能“减毒头,免灾祸”。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临汾宋朝叫什么和三国时候临汾称什么州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