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选结果为啥不一样

网络 2024-02-05 07:41:28 -
唐朝大选结果为啥不一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朝大选结果为啥不一样,以及唐朝三省六部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旧唐书和新唐书有啥区别
  2. 两汉到清朝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改变
  3. 唐朝三省六部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One]、旧唐书和新唐书有啥区别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主要在于: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

《旧唐书》是五代十国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写。《新唐书》是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撰写,宋仁宗嘉佑五年全书完成。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兵志简略记载唐代军事制度及其变化。选举志主要记载唐代官吏的来源、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旧唐书》编撰比较粗疏,但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历史资料。由于长期没有印本,书中存在不少残缺和相互歧异之处。

《旧唐书》在如实保存了非常详细的史料方面,文笔也很有特色。对唐朝和邻国日本、朝鲜、印度的关系史方面记载也较为详细。

其分量比起别的同类正史来要多得多,史实也较可靠。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

《新唐书》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

《旧唐书》侧重于保存唐朝的第一手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

《新唐书》向《春秋》学习,侧重于书法和求简,字数不到《旧唐书》本纪的三分之一,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系统地论述了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

[Two]、两汉到清朝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改变

〖One〗、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

〖Two〗、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Three〗、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Four〗、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

〖Five〗、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

〖Six〗、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Three]、唐朝三省六部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One〗、《新唐书·选举志》提到,唐代选拔官员的条件有四个方面:

〖Two〗、一是身,即身体相貌要丰满高大;

〖Three〗、三是书,指书体法式要刚劲美观;

〖Four〗、四是判,判案文辞要优美通畅。凡是到吏部考试判文合格进入科第的称为“入等”,考试拙劣、不合格的称为“蓝缕”,选期未满而参加考试诗赋文章三篇,合格者称为“宏辞”,试判三条合格的称为“拔萃”。选中的人即可以授官。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唐朝天煞
  • 下一篇: 唐朝大连寺